浙江省富陽市龍門古鎮(zhèn)東梓關村46幢杭派民居回遷房于2016年8月全部完工,村民只需花費建造成本價便能入住古色古香的新房。圖為2017年清明時節(jié),村中油菜花、桃花、梨花競相綻放,各地游客前來踏春賞景。 計海新攝/光明圖片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陸續(xù)建設多項綠化工程,不斷拓展城市的綠色空間,讓市民近距離享受綠色福祉。圖為位于呼和浩特市區(qū)的草原絲綢之路文化公園。 楊孝攝/光明圖片
摘要:一面墻立在上海奉賢。幾十米長的夢想墻,寫滿了群眾的“小小心愿”:“我今年86歲,長期臥床,希望有一個按摩洗腳盆”“我是一名尿毒癥患者,想要1臺洗衣機”“我們是留守兒童,希望有人幫我們拍照……”短短數(shù)小時,1498個“小小心愿”全部被認領。
浙江省富陽市龍門古鎮(zhèn)東梓關村46幢杭派民居回遷房于2016年8月全部完工,村民只需花費建造成本價便能入住古色古香的新房。圖為2017年清明時節(jié),村中油菜花、桃花、梨花競相綻放,各地游客前來踏春賞景。 計海新攝/光明圖片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陸續(xù)建設多項綠化工程,不斷拓展城市的綠色空間,讓市民近距離享受綠色福祉。圖為位于呼和浩特市區(qū)的草原絲綢之路文化公園。 楊孝攝/光明圖片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