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東:家規(guī)與國法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崔永東:家規(guī)與國法

“家規(guī)”即家內規(guī)矩,“國法”即國家法律。兩者各有自己的領域,對穩(wěn)定家族秩序和國家秩序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國古代社會,家規(guī)提倡“孝道”價值觀,凸顯家族利益至上,注重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國法提倡“忠道”價值觀,凸顯國家利益至上,重視忠君愛國、無私奉獻。

家規(guī)與國法之間在功能上又可以互相支撐,在內容上也可以互相補充。儒家的傳統(tǒng)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家國同構”的背景下,“移孝作忠”是完全可能的。“家規(guī)”重在“修身、齊家”,“國法”重在“治國、平天下”,一個恪守家規(guī)的人必然能夠遵守國法。在此層面上,家族利益與國家利益形成了某種“同構”關系。

家有家規(guī),國有國法。家規(guī)連著國法。家規(guī)是治家教子、修養(yǎng)心性、立身處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家訓”“家戒”等內容,家訓的內容旨在要求家人“必須怎么做”,家戒的內容旨在要求家人“不能怎么做”。以山西聞喜歷史上著名的《河東裴氏家訓》《河東裴氏家戒》為例:“立志向善,做賢子孫。貽謀燕翼,勿忘祖恩。”“人生百行,孝順為先。”“置身社會,公德第一。愛惜公務,遵守序秩。時時警惕,留心錯失。”“勤能補拙,儉以養(yǎng)廉。豐家裕國,莫此為先。禿惰奢靡,禍害無邊。”這就闡明了在家修身與在外治國的關聯(lián)性,揭示了家規(guī)通向國法的功能性價值。

明末清初的朱柏廬所撰《朱子家訓》,被譽為家訓中的經典,以修身齊家為宗旨,集儒家立身處世之大成。諸如“自奉必須儉約”“勿貪意外之財”“仇者以義解之,怨者以直報之”“事師長貴乎禮也,交朋友貴于信也”等,揭示了家規(guī)與國法之間在內容上互通、在功能上互補的道理,令人感受到二者之間互為“統(tǒng)一體”的氣質。

單從歷史上看,家規(guī)與國法存在著很多的共同性,因其均以儒家倫理道德為鵠的,維護儒家倫理秩序成為其共同的使命。無論是家規(guī)還是國法,它們都將儒家道德原則和道德規(guī)范轉化成了制度安排(家規(guī)屬于家族制度),使道德的“軟約束”與制度的“硬約束”完美地結合起來,靠制度的力量來督促人們積極踐行儒家道德,從而形成一種具有良風美俗的社會秩序。

家規(guī)的廣義解釋是家族法規(guī),它并非今天單個家庭意義上的,而是所謂“聚族而居”的大家族制定的法規(guī),或稱宗族法規(guī)。宗族法規(guī)除了貫徹儒家倫理精神外,還凝聚了基層族群的“基本共識”,這種共識是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習慣性觀念和規(guī)則,它們成了支配基層族群社會生活的“活法”。

在古代中國的廣大基層社會,各種社會矛盾和糾紛往往是靠宗族組織依據(jù)“活法”進行調解之類的“準司法”活動加以化解的,此類準司法活動也可稱之為“社會司法”。由于基層社會組織在當時有著較大的權力,如政治權、經濟權、調解權、懲戒權等,因此有足夠的能力來化解糾紛、維持社會秩序。這就導致了中國歷史上的一種奇特景觀:不論上層社會如何改朝換代、劇烈動蕩,而下層社會卻往往秩序井然、超級穩(wěn)定。這就是“活法”或家族法規(guī)的力量,也是“社會司法”的力量。這再一次說明了一個道理,家族法規(guī)與國家法律雖然在內容和功能上有所不同,但在維護社會秩序方面具有目標上的趨同性。

在儒家文化的大背景下,從主流上看,家規(guī)與國法有著共同的精神紐帶,即儒家的倫理道德。家規(guī)與國法共同將儒家道德加以制度化,體現(xiàn)了德、法共治的價值取向。這對我們是有啟發(fā)意義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fā)揮作用。必須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培育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既重視發(fā)揮法律的規(guī)范作用,又重視發(fā)揮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體現(xiàn)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yǎng)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實現(xiàn)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可見,我們黨非常重視中國德法共治傳統(tǒng)的積極功用,強調德治與法治并用,追求以法治體現(xiàn)道德理念,以道德滋養(yǎng)法治精神,以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和社會治理能力。如果說國家治理能力的提高有賴于國法完善的話,那么社會治理能力的提高則有賴于家規(guī)(家族法規(guī))的完善了。因此,為了重塑家族法規(guī),我們有必要為其注入新時代的內容,使其適應新的時代,并結合基層社會組織的重建,使古老的家族法規(guī)在整合基層社會秩序方面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

(作者:崔永東 系華東政法大學司法學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蔡暢校對:劉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