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對,好多人都去留學。
梁云祥:所以在那一段時間,派去日本的留學生是最多的。但是這個“二十一條”,使整個中國對日印象有了一個大的轉變。也就是說,在甲午戰(zhàn)爭之后“二十一條”前,中國認為我們確實不如日本,就開始虛心地向日本學習;但是在“二十一條”之后,大部分人才意識到,日本雖然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是日本也想中國亡國滅種。所以1915年“二十一條”之后,中國國內(nèi)的反日情緒非常激烈,這種情況當然就影響到了后來的中日關系。在日本看來,中國國內(nèi)一直在反日。實際上是日本想要獨占中國,或者說欺壓中國,才引起了中國的反抗。這種情況一直延續(xù)到1945年,而“盧溝橋事變”也是這一段歷史大背景所造成的。
主持人:“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制造的并發(fā)動的一場侵華的戰(zhàn)爭。
梁云祥:根據(jù)歷史的檔案和回憶錄,這已經(jīng)是確認無疑的。比如我們剛才說的日本有一個“大陸政策”,這是日本一以貫之的戰(zhàn)略,就想占領中國。“九一八事變”據(jù)說是日本的關東軍搞的,甚至可能是日本關東軍的中下級軍官,關東軍的最高首長當時都不知道。盡管事實可能是這樣,但最后他們并沒有受到太多的懲罰,只是被撤職。也就是說,他們從宏觀上實際上是順應了日本的所謂“大陸政策”,只不過是在具體的操作上,是哪一天爆發(fā),哪一天發(fā)動,可能有不同的意見。但是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這肯定是日本方面蓄意挑起的。而且具體的來說,就是在9月18號早晨,日本的一些人炸毀了沈陽地方的一段鐵路。
主持人:柳條湖。
梁云祥:對。柳條湖鐵路,然后他們嫁禍給中國軍隊,說是中國軍隊炸毀的,然后開始進攻沈陽北大營,就是東北軍隊駐地,從此“九一八事變”爆發(fā),而且當時張學良的東北軍又不抵抗,實際上當時中國的軍隊人數(shù)遠多于日本的關東軍人數(shù),為什么不抵抗?這當然是另外一個問題,但是不管怎么說,關東軍突然襲擊,中國軍隊被命令不抵抗,最后基本上是把整個東三省拱手讓給了日本。
從“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到年底,差不多三個月的時間,日本就把東三省全部占領了,這對中國來說是非常慘痛的歷史教訓。
“七七事變”爆發(fā)的起因與經(jīng)過
主持人:剛才咱們提到九一八事變。那么“七七事變”可以說也是日本人故意挑釁。
梁云祥:“七七事變”比“九一八事變”更復雜一些。據(jù)我所知,這還有一些爭論。但是我們現(xiàn)在認為,在日本方面,“七七事變”是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
主持人:對,全面侵華。
梁云祥:在我們立場上,“七七事變”就是全面抗戰(zhàn)的開始。而且后來歷史的演變也證明,這確實不是一個偶然的事件,是一場全面戰(zhàn)爭,從這以后又打了八年。但是我看到有一些日本研究者,他們認為盡管后來的歷史發(fā)展是一個全面性的戰(zhàn)爭,但是這個事件本身,他們認為是一個偶然的事件。
我自己的看法是這樣,從技術層面來說,也可能是一個偶然事件。但是從宏觀上來說,沒有這個事件也會有別的事件。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候的大背景下,日本想侵略中國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為在這之前,1931年就有“九一八事變”,對吧?
主持人:對。
梁云祥:“九一八事變”之后,一直到1937年,也就是五六年的時間,日本一直沒有停止過滲透和蠶食中國,不僅僅占了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而且還向華北地區(qū)不斷地蠶食。甚至就在“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之前,在北京的通州還建立了幾個漢奸的政權,就是分裂出來,所謂的“華北自治”。所以,類似于“盧溝橋事變”這樣的沖突,是遲早的事情。也就是說,日本不斷地想把中國肢解。在這個過程中,有一部分投靠日本的漢奸,成立了漢奸偽政權,一點一點地把中國給分裂了。在這種情況之下,當時中國的民眾反日情緒特別激烈,中國軍隊也覺得太恥辱,我們這么大一個國家,不斷地被日本占領。在這種情況之下,一個火星就會爆發(fā)一場大火,“盧溝橋事變”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爆發(fā)的。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