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人民的名義》中,大風(fēng)廠老板蔡成功都在說:“現(xiàn)在我們這圈不流行胖子了,一看那腦滿腸肥的胖子,一定是假老板。那真老板一個賽著一個有型,沒事打打高爾夫,什么徒步,潛水,曬曬太陽燈。那必須這樣,那叫又有錢又有閑,我必須得往那方面發(fā)展,讓人看著我有錢。是吧?那生意才能做大。”
反觀身邊自律的人,他們過得非常珍惜自己,并且都有一種“老板“的氣勢,這是一種把握自我的信心。
這信心好像在替他們說:“早上六點去跑步這件事,不可以給其他的事情騰地方,這個我說了算。”
M·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讓我想起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這兩本書都是非常專業(yè)的人士對于某種心理現(xiàn)象的解讀,讀起來會有一些晦澀,是那種需要出現(xiàn)在生命每個過程,常讀常新的書籍。
《少有人走的路》這個系列叢書一共有4本,第1本是后面3本的基礎(chǔ),關(guān)于愛和信仰,其中有詳細的敘述。
在這本書中,愛是一切的基礎(chǔ),自律是愛的延伸,作者結(jié)合自己15年的從醫(yī)經(jīng)驗,把患者的病例插入到理論之間,給了絕大多數(shù)讀者了解自己的途徑。
對于自律這個話題,M·斯科特·派克是這樣解釋的:
“簡單地說,所謂自律,就是主動要求自己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承受痛苦,解決問題。”
他也給出了自律的4個原則:推遲滿足感,承擔(dān)責(zé)任,忠于事實,保持平衡。
他認為,自律背后的原動力,就是愛。
M·斯科特·派克在這本書中對愛有很多層面的解讀——原生家庭對“我”的愛,“我”對自己的愛,“我”對伴侶的愛,“我”對孩子的愛……
我們所接收到的愛,決定了我們釋放愛的方式,而我們釋放愛的方式,決定了我們自己的生存方式,以及下一代的命運。“少有人走的路”,正是指這條以愛為主線的心智成熟之旅。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