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青年節(jié)馬上來臨了,在這個青年歡騰的日子里,我們想到更多的可能不是到哪里去游玩、到哪里去美食、到哪里去盡興;相反,我們想到更多的可能是責任、是使命、是社會對我們青年人的價值期待。
青年節(jié)對青年的價值期待,這是社會的一種向心力的表現(xiàn)。我們現(xiàn)在向既定的小康目標逼近,各族人民齊心協(xié)力、一往無前。在這支隊伍中,走在最前面、旗幟最鮮艷的應該是青年!當丁俊暉揮起球桿,將自己的球技和賽風帶進斯諾克錦標賽的決賽時,當姚明將自己的高度和風度帶進美國籃球賽時,當李娜將自己的網(wǎng)球生涯鎖定在中國人乃至亞洲人無法企及的成就時,我們?nèi)珖嗣竦臍g欣,我們青年朋友的歡呼是發(fā)自肺腑的,因為,這是一種進步,這是一種成績,這更是一種價值期待!假如,我們的社會沒有這種進步,沒有這種成績,沒有這種期待,那將是一個什么局面?所以,要感謝那些在社會的價值期待方面為青年引領潮流的標桿人物。
青年節(jié)對青年的價值期待,這是社會的一種自信心的表現(xiàn)。毛澤東說:青年人朝氣蓬勃,是早上八九點的太陽,希望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毛澤東說這個話是有底氣的,因為他自己青年時期就在湘江邊上、橘子洲頭發(fā)出了“天下者,我們的天下;我們不干,誰干”的吶喊,這一聲吶喊陪伴了他一生,也陪伴了一個民族迅速崛起的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鄧小平也是對青年人寄予厚望,在給北京景山學校題詞時,他豪邁地發(fā)出了:“教育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xiàn)代化”這個誓言,“足球要從娃娃抓起”,“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高考這樣的大事,能夠今年做,就不要拖到明年”……正是老人家以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高瞻遠矚、深思熟慮,為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定位準確、設計到位,從而首先使青年振奮、使想讀書的人振奮、使為社會做出貢獻者振奮。1984年建國35周年,北京大學的學生自發(fā)地在他們廣場游行時打出的“小平你好!”的標語,不僅是廣大民眾對領袖的情感自然流露,更是一個時代青年人對自己角色使命的價值追求!
青年節(jié)對青年的價值期待,這是社會的一種自控力的表現(xiàn)。在進入新世紀后,我們出現(xiàn)了發(fā)展中的矛盾和困惑,其中在價值觀方面最突出的表現(xiàn)就是一些人的精神萎靡、文化失落、志向迷茫、言行錯位,學藝術的青年可以在開車闖禍時選擇殺人滅口,學經(jīng)濟的青年可以在金融詐騙案件中充當主角,學法律的青年可以在民事案件訴訟中使自己錯位為刑事案件的被告……一句“我爸是李剛”的網(wǎng)絡流行語,不僅反映了某些青年人價值觀的扭曲,更是體現(xiàn)了當今社會浮躁不安、價值導向出現(xiàn)混亂的現(xiàn)狀;一句“學得好不如嫁得好”和“寧在寶馬上哭、不在自行車上笑”的女同學話,也反映今天社會對青年人價值觀影響的復雜性。所以,紀念青年節(jié),我們最好的禮物可能不是唱歌跳舞、不是高談闊論、甚至也不是抽象地議論時事政治,而是具體、實在的在價值觀學習、借鑒和確立方面,為自己、也為社會做出榜樣。
著名經(jīng)濟學家林毅夫曾經(jīng)說過:“中國的希望在大陸!”正是這一個判斷、這一個選擇。這一個呼喚,讓他自己泅渡海峽,來到大陸、來到美國,又回到大陸、回到經(jīng)濟學的講壇和隊伍,他所取得的成就,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他在自己的價值導向、價值期待乃至價值選擇中,做出了不僅對自己、更對民族貢獻巨大的成就,我們希望更多的青年人要以這樣的先進為參照系,提升自己、更為提升一個民族的實力奉獻青春和力量,從而最終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追求和抱負!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