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但是,別著急。
小金庸家是沒有學(xué)區(qū)房,但是有三間書房!三間!
今天,你家有幾間書房?
那里面有很多線裝書。據(jù)他弟弟回憶,這里面有《荒江女俠》《封神演義》《兒女英雄傳》《明史》《水滸》……這些書,小金庸早早地就讀完了。
據(jù)說《荒江女俠》就是他8歲看的。我現(xiàn)在三十多了,《荒江女俠》還沒看過……
不止是舊書,金庸家里還到處是新文藝作品。
他的父親和哥哥有鄒韜奮的《萍蹤寄語》《萍蹤憶語》等世界各地的旅行記,天南地北,無所不包。還有鄒韜奮主編的《生活周報(bào)》。這些都成了小金庸的讀物。
金庸的父親給他送禮物,動(dòng)不動(dòng)就送書。10歲那年的圣誕節(jié),父親送給了小金庸一本狄更斯的《圣誕頌歌》。
你看人家父親的段位!
這本書對金庸的影響,怎么說都不過分。他說這是“一個(gè)偉大溫暖的心靈所寫的一本偉大的書”。很多年后,每到圣誕節(jié),金庸都還要翻出這本書來,讀上幾段,懷念父親。
我一直不懂什么叫“偉大溫暖的心靈所寫的偉大的書”。直到后來邂逅了《悲慘世界》,才有了這種感覺,有點(diǎn)明白了金庸的意思。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