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必須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古田會議正是因為發(fā)揚了黨內民主,汲取了群眾智慧,才使得黨內錯誤思想得以糾正,取得了思想上的空前統(tǒng)一。《決議》從糾正單純軍事觀點的角度,把群眾觀點和群眾工作具體化為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指出“離開了對群眾的宣傳、組織、武裝和建設革命政權等項目標,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義,也就是失去了紅軍存在的意義”。這就從根本上劃清了紅軍與白軍的界限,使紅軍成為了一支扎根群眾的新型人民軍隊。
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發(fā)生深刻變化,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脫離群眾是動搖根基的最大危險。一些黨員干部不聞百姓疾苦、不問群眾冷暖,不知民情民意、不曉民憂民怨,不尊重群眾意愿、不維護群眾權益,與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優(yōu)良傳統(tǒng)相背離。為民、務實、清廉,是對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具體體現(xiàn)。我們每一位共產黨員都應該反省自身,查找差距,修正錯誤,把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一致起來,以實際行動和扎實作風取信于民服務人民,著力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
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必須經常性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并注重糾正錯誤
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在長期革命斗爭實踐中形成的優(yōu)良作風,是增強黨的生機與活力的一大法寶。在黨內生活中,允許發(fā)表不同意見,積極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最終達到思想統(tǒng)一,是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生活。古田會議總結了早期建黨的經驗,在如何妥善解決黨內認識紛爭問題上樹立了典范?!稕Q議》強調:“黨內批評是堅強黨的組織、增加黨的戰(zhàn)斗力的武器。”“但是紅軍黨內的批評有些不是這樣,變成了攻擊個人。”“糾正的方法,就是要教育黨員懂得黨的組織的重要性,對黨委或同志有所批評應當在黨的會議上提出。”為防止斗爭走過頭,《決議》還規(guī)定“黨內批評要防止主觀武斷和把批評庸俗化,說話要有證據(jù),批評要注意政治”,要反對“不要證據(jù)亂說,或互相猜忌”。這一系列規(guī)定,為開展積極健康的批評和自我批評指明了方向,為民主生活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反觀我們當前的一些黨內生活,有些同志在自我批評時,泛泛而談、輕描淡寫,不敢揭露自己深層次存在的問題;在批評他人時,存有“批評上級怕穿小鞋,批評同級怕傷和氣,批評下級怕丟選票”的思想觀念,要么“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沉默不語,要么蜻蜓點水,觸及不到問題的本質。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強身健體的銳利武器,必須堅持領導干部帶頭,敢于直視自身問題,誠心誠意聽取批評意見;領導干部和黨員要實事求是地相互指出缺點和錯誤,從而達到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的良好局面。必須堅持實事求是,聚焦問題和不足,注重以事實為依據(jù),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從思想、政治、組織、作風、紀律等方面查找原因,真正達到“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效果。
(作者系福建省龍巖市委常委、永定區(qū)委書記)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