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學而時習之,是人生大道
中國傳統(tǒng)義理重要正在講「人」。此則并非一項理論,成不成系統(tǒng),合不合邏輯,或僅是一種知識。一部論語,重要教人并不在知識或理論上。如云:“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若諸位要做君子,論語便會教你一番上達之道,但并非在教諸位去知道上古時之政治、社會、經(jīng)濟等情形。倘使諸位欲知古代之禮,可讀左傳;欲知古代文學,可讀詩經(jīng)??鬃又恢v如何做人,但亦未講到人性善惡等,亦未講天是一個什么等,種種大理論。
此后如孟荀乃至如宋明理學家,皆愛講此等大理論,但皆敬佩孔子,認為不可及。其實孔子只是「吃緊為人」。諸位若能從此道路去讀論語,所得必會不同。
下學人人可能,只要下學,便已在上達路上了?!笇W而時習之」并不是定要學到最高境界,而是要不停地學,自然日有進步,此即人生大道。
當知我們每一人之脾氣、感情與性格,乃是與我們最親近者。如知識、學問等,則和我們要遠些。「吃緊為人」,便要懂得從和我們親近處下手,莫要只注意在疏遠處。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