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停工半年多,延伸到人行道的外圍腳手架破裂生銹,長期無人維護,周邊居民每每經(jīng)過都提心吊膽,一連投訴到建管站、城管部門,都遭部門“撇清責任”,終于找到負責單位——安監(jiān)部門,卻遲遲得不到回復,得到了回復又看不到問題有任何改善。媒體近期曝光的這一則案例,讀來頗讓人感慨。
百姓之事無小事,更何況是有著安全隱患的施工現(xiàn)場管理。面對群眾的反映,相關(guān)部門撇清責任時“門兒清”,解決問題卻“沒動靜”,依然“老樣子”辦事,而不懂得“動腦筋”破題??此坡氊焺澐值?ldquo;有理”,實則是給懶政作風找“歪理”。
為什么一個事情,多個部門聽上去都有責任,但落實起來一個也不見效果,一個重要原因是主動性不夠。工作要科學務實,不能干喊口號,搞形式主義。如果遇到問題,各個部門都能守好責任田,第一時間想辦法解決好職責范圍內(nèi)的事情,就會產(chǎn)生“1+1>2”的效應,反之就是無人問津的局面。執(zhí)行力體現(xiàn)的是“馬上就辦”的工作作風,這就要求黨員干部在工作中注重實干,敢于擔當負責,敢于突破創(chuàng)新,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換取百姓的滿意。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