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有讀書的心境時,隨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讀書。如果他知道讀書的樂趣,他無論在學校內或學校外,都會讀書,無論世界有沒有學校,也都會讀書。他甚至在最優(yōu)良的學校里也可以讀書。
有些人在要讀書的時候,在書臺前裝腔作勢,埋怨說他們讀不下去,因為房間太冷,板凳太硬,或光線太強。也有些作家埋怨說他們寫不出東西來,因為蚊子太多,稿紙發(fā)光,或馬路上的聲響太嘈雜。
宋代大學者歐陽修說他的好文章都在“三上”得之,即枕上,馬上,和廁上。有一個清代的著名學者顧千里據說在夏天有“裸體讀經”的習慣。在另一方面,一個人不好讀書,那么,一年四季都有不讀書的正當理由:
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來冬又至,不如等待到來年。
那么,什么是讀書的真藝術呢?簡單的答案就是有那種心情的時候便拿起書來讀
。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