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放棄 一直都在路上
吃的住的用的都沒有城里方便,毫無疑問,駐村扶貧是一項艱苦的工作。向來以工作為先的劉紅不怕病痛,更不怕吃苦。他每周一進村,周五才能回家,遇上緊急情況,周末還得留在村里加班。
這樣一來,劉紅駐村后,根本沒有時間照顧家里。家和他,好像隔了十萬八千里。
2015年10月23日上午,拄著拐棍的劉紅剛在一貧困戶家落座,手機鈴聲響了。“喂,老劉,你快回來,兒子不行了,昨晚吐了一夜的血,現在已經送到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室!”電話另一頭,傳來妻子急切的聲音。
兒子生病是常有的事,那時他還以為妻子夸大了病情,所以并未太在意,放下電話后他又開始和貧困戶商議脫貧規(guī)劃。不料,等他忙完工作,再打電話給妻子時,才知道兒子還在醫(yī)院緊急搶救中,醫(yī)院已下達病危通知書……
他的心一下跌到谷底,急急忙忙飛趕到醫(yī)院,此時兒子剛出搶救室。看到病床上兒子那因失血過多而蒼白的臉龐,劉紅的眼淚一下子涌了出來。
他也是血肉之軀,他也有骨肉親情呀。劉紅滿懷愧疚,深深吻在兒子的額頭,久久不愿離開。
“村里事還多,原諒爸爸吧。”兒子病情稍稍穩(wěn)定后,劉紅沒有過多停留,又依依不舍趕回了楊柳村。他拄著拐棍,走在山道上,一路艱辛,一路汗水,一路收獲……
前不久,巫山縣委召開扶貧攻堅工作會。劉紅作了先進事跡報告發(fā)言。當與會人員從同步播放的VCR上看到楊柳村整合落實各類資金800余萬元新修的8.5公里產業(yè)路、10口人畜飲水池、生態(tài)搬遷50戶以及C、D級危房改造24戶后,大家報以雷鳴般的掌聲!
成果有限度,工作無止境。100多個貧困戶脫貧了大半,還有一批貧困戶需要“拐棍隊長”們一戶一戶去幫扶,一戶一戶去落實。“沒有脫貧攻堅就不會有這么大的變化”,聽著村民們發(fā)自內心的談論,看著每天都在變化著的楊柳村,劉紅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滿足,也感悟到村民們的更大期許:駐村幫扶見成效,“拐棍隊長”不能走。
不能走。他不走。他知道,只要他堅持帶著感情去做,帶著責任去做,帶著良心去做,村里人的日子就會慢慢變好。
“篤——篤——篤……”聽吧,拐棍隊長又上路了。這落到地上的,是一步一個腳印,外加清晰的拐棍音……
(稿件來源:重慶文明辦 作者:陳達平)
編輯點評
山路崎嶇,他用一根拐棍走進大山。道路艱難,他拿赤誠之心引領鄉(xiāng)親們脫貧。劉紅用平凡而堅韌的力量,使貧困村莊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拐棍的聲音、那堅實的腳印,成為像劉紅一樣的基層干部們扎根大山、堅守扶貧一線中最令人感動的印記。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