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義務護林18載:集體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蔡光明拾金不昧的事被大家傳頌,他被推評為“德州好人之星”和“山東好人之星”。問起村民對蔡光明的印象,鄉(xiāng)親們這樣說:“蔡光明,你說印象,我不會表達,就是倆字——好人。但要是說蔡光明做的好事,那可是有的說了,我說三天也不一定能說完。以前黨家軍家娶媳婦,沒錢蓋房子,老蔡都是把自己家蓋房子的物料分給他用;富章叔常年有病,老伴癱瘓在床,逢年過節(jié)都是老蔡去送油送面……誰家遇著難事兒,老蔡一準傾囊相助?,F(xiàn)在,老蔡得了重病,開刀手術,常年吃藥,身體也大不如以前了,但是為大家著想的心是一點都沒變??!”
20多年前,那時的農村還很貧窮,村民的目光都還只盯著地里的莊稼。蔡光明作為村里的小隊長,一心想改變村民的生活現(xiàn)狀,就想帶領大家種樹。你家一塊,我家五毛,東拼西湊,買來了3000多棵楊樹苗。小小的樹苗,卻承載著全村群眾改善生活的殷殷期望,一棵樹苗都不能有閃失。為了保護樹苗,蔡光明毅然承擔起看護樹林的重擔,樹林邊簡陋的小屋,成了他遮風擋雨的唯一避所。他白天巡視,晚上巡查,365天沒有節(jié)假日,18年年年無休,就連全家年三十的團圓飯都搬到狹窄的小屋內。雖然自己受點苦,家人受委屈,但是守著全村的希望,他心里就踏實。
有一次來了兩個偷樹的盜賊,看到蔡光明只身一人在荒無人煙的樹林看守,膽子越發(fā)大了起來,用語言攻擊蔡光明,用拳頭挑釁蔡光明。哪知蔡光明卻絲毫沒有顯露一點的畏懼,與兩人發(fā)生了激烈的搏斗。蔡光明把一個摁在地上,另一個拿著斧子從后面沖了上來。蔡光明一偏頭躲過了斧子,反手一把抓住了斧柄,奪過來扔在一邊,順手一帶,也把那人拽了過來,摁在地上。“小伙子,我年輕時練過武術,三五個人干不過我。別看這么大個林子就我一個人看著,可你們誰也別想偷走一棵樹。”蔡光明說。
面對盜賊,蔡光明一臉威嚴和剛毅,而面對家庭困難,來撿拾樹枝的村民,他卻一臉的慈善和親切。有時,他會把平時積攢的樹枝直接給他們;有時,老人背不動,他就直接給送回家。時間如流沙在指間悄悄滑走,樹苗也伴隨日月風霜漸漸長大,樹木成材了,蔡光明帶領大家伐木賣樹,當時的幾塊錢變成了現(xiàn)在成千上萬的巨款。
村民手里有錢了,蔡光明就帶領他們改管道通水管,家家戶戶打開水龍頭就能吃上干凈水??粗鴩W嘩的水流,淚花模糊了村民們的雙眼,大家心里對蔡光明的感激無法言語,相互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后黨村也成了十里八鄉(xiāng)人人羨慕的先進村。
3.自掏腰包搞建設:錢花在村民身上,值!
2015年底,后黨村原黨支部書記辭職。經過篩選,上級想到了曾任過村黨支部書記,有能力、有威信的蔡光明。但是想到蔡光明近兩年身體不大好,得了胃癌,做過手術,上級領導訊問式的征求蔡光明的意見,沒想到老蔡說了一句話:“雖然身體不比以前了,但是領導和大伙兒找到我,就是對我的信任,我愿意為大家服好務。”
上任當天有人說:“別的村都明光亮燭的,就咱村晚上黑燈瞎火。你看是不是斂個錢,把路燈的電通上。”蔡光明問路燈一年需要多少電費,他們說大約4000元左右,蔡光明當即說:“不用斂,錢我出了。”沒多久,全村多年沒亮的路燈終于亮了。在黨員會上,蔡光明還向大家闡述了要辦的五件大事:一是把村里的文化廣場修起來,二是建一座老年活動室,三是建祠堂,四是修路,五是修渠。
村文化廣場已經墊平,這是蔡光明自己投資3萬元墊起來的。這里原是蔡光明承包的一個池塘,為了讓大家有個活動場所,蔡光明放棄了自己的利益。村文化廣場南面的村級辦公服務場所,用的是蔡光明的一處宅基地。2016年全市統(tǒng)一要求建村級辦公服務場所,原來的村辦公場所被賣了,他就讓出了自己的宅基地。在村級辦公服務場所西側,5間房的老年活動室已經蓋好主體,正在粉刷墻壁。這是蔡光明自己投資6萬元為村民建的。他總是自掏腰包為村民辦事,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但他總說:“錢花在村民身上,值。” (稿件來源:山東德州文明辦綜合)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