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成禮,禮以善政
在孔子所處的時代,“音樂”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之一,是一個知識分子的必修科目。但孔子對音樂的態(tài)度,已經(jīng)超過了對必修課的重視,而當作是生命的喜悅。在各種文獻記載中,我們都能看到孔子彈奏樂器,他會擊磬、鼓瑟、彈琴、唱歌,還會作曲、編曲,更能從理論高度把握音樂。而且,孔子在設(shè)壇授徒、講解《詩經(jīng)》《儀禮》等經(jīng)典時,也常用樂器幫助學生加深對經(jīng)典文句的理解。在自己觀察社會、思考問題,以及表達細致的感受時,孔子更要彈奏樂器。
孔子為什么如此醉心音樂?
因為在孔子推崇的周代禮儀中,音樂是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鬃酉矚g“樂”,就是喜歡“禮儀”!
孔子畢生熱愛音樂并潛心鉆研,“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最能說明孔子與音樂的深厚淵源: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論語·述而》)
這里的“三月”不是三個月的意思,而是泛指很長一段時間??鬃釉邶R國聽了《韶》樂,如癡如醉,大贊《韶》樂盡美盡善,居然因此幾個月不知道肉是什么滋味。千古名曲《韶》樂是圣賢君主舜創(chuàng)制的樂曲,孔子喜歡《韶》樂,一是因為《韶》樂美妙無比;二是孔子聽《韶》樂,對古代賢君舜治理天下的仁愛思想有無盡的向往,所以才“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雖然一生坎坷,但他是愛音樂的人,從來不覺得人生辛苦,他的生活也因音樂而充滿情趣,無比精彩。《論語》中說: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述而》)
孔子聽到別人唱的歌特別好聽,就一定要請對方再唱一次;他學會后,便按人家的旋律創(chuàng)作一首歌來唱和。除了參加葬禮外,孔子幾乎天天都要彈琴唱歌,哪怕置身荒郊野外,在陳國和蔡國之間,斷糧7天時也不例外。當時弟子們都餓得失去了對人生的所有樂趣,可孔老師還能彈琴,用琴聲鼓舞學生們,真令當今的音樂“發(fā)燒友”汗顏!
孔子最常唱的歌,就是《詩經(jīng)》中的詩篇,《詩經(jīng)》中的詩,全部都是配樂的唱詞。孔子對《詩經(jīng)》的音樂和文辭都非常喜歡,多次在《論語》中高度評價。他曾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孔子認為《詩經(jīng)》各篇的內(nèi)容都是合乎倫理道德的,是道德與藝術(shù)完美合一的最佳文藝表現(xiàn)形式?!对娊?jīng)》305篇,孔子最愛的就是第一篇《關(guān)雎》: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我們都知道《關(guān)雎》是情詩,“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很多年輕人都非常喜歡。那孔子為什么會喜歡《關(guān)雎》這首情詩呢?因為孔子認為《關(guān)雎》這首詩“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佾》),快樂而不至于毫無節(jié)制,悲哀而不至于傷害身心,在情感的抒發(fā)上有合乎規(guī)范的節(jié)制??鬃犹岢杏怪?,凡事講究適度,避免過激,在感情表達上也是如此,所以他特別喜《關(guān)雎》。在孔子看來,音樂言說著心聲,好的音樂會指引人心向善,在寓教于樂中使人獲得心靈的凈化與升華??鬃犹岢?ldquo;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論語·泰伯》),就是希望年輕學子要用詩歌來激勵志氣,用禮儀作為做人的立腳點,用音樂來完成人生修養(yǎng)。作為劃時代的音樂教育家,孔子3000弟子中有72人精通六藝,當然也就是精通音樂。這極大地影響了他的學生的從政思想??鬃邮俏覈鴮⒁魳妨杏诿缹W教育的第一人。
為了推行禮樂文明,方便后來人學習高雅的古代音樂,孔子晚年非常重視對音樂文獻的收集、整理和研究。2500年前,公元前484年,孔子結(jié)束了長達14年的周游列國后,從衛(wèi)國返回魯國,開始了對古代文化和音樂典籍的修訂和整理工作,并取得了卓越的成績。在孔子生活的時代,《詩經(jīng)》中的所有詩都是可以“歌”的。對于這些“詩”,孔子都要邊彈邊唱,重新編曲,而且曲調(diào)力求符合《韶》《武》《雅》《頌》之類的古代高雅音樂。這樣,多年來混亂不堪的古代樂譜得到了很好的厘正。從此以后,古代規(guī)范的禮樂之道就可以得到正確地傳述了。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大工程。
可以說,孔子的一生都與音樂相伴隨,音樂,也見證了孔子艱難而又充實的一生。公元前479年,身高兩米左右,一直重視飲食之道、精力充沛的孔子終于感到疲倦了,他知道自己來日無多,即將離開令他亦悲亦喜的人世間,內(nèi)心的情感如同奔流的樂曲,在心中回旋、激蕩。他倚著門框,面對著絢爛而沉靜的夕陽,感傷地唱道:
太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ā妒酚?middot;孔子世家》)
(劉冬穎 黑龍江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首屆全國百名優(yōu)秀社科普及專家;兼任中國歷史文獻學會常務(wù)理事、中國屈原學會理事、中國詩經(jīng)學會理事,主持兩項國家社科基金以及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主講慕課《論語》人生課堂在“全國地方高校優(yōu)課聯(lián)盟”上線。)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