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堅持標本兼治。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管黨治黨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需要經歷一個砥礪淬煉的過程。既猛藥去疴、重典治亂,也正心修身、涵養(yǎng)文化,守住為政之本。因此,領導干部要不忘初心、堅守正道,必須堅定文化自信,依靠文化自信堅定理想信念。
堅定文化自信,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強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十八大以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做好意識形態(tài)工作等一系列文化建設重大實踐,提出了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要求。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闡述了文化自信的獨特性質。
人生有關于生活目標、價值追求的理想信念,政黨有關于社會前景、奮斗目標的理想信念。馬克思主義政黨從誕生之始,就把推動社會歷史發(fā)展進步,實現(xiàn)共產主義作為始終不渝的理想信念,一代代共產黨人為此不惜犧牲、沖鋒不止。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如同火炬和燈塔,照亮前程、指引方向,普照著黨內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營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tài)的凈化劑,是解決黨內存在突出矛盾和問題的金鑰匙。走好新的長征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我們黨有440多萬個黨組織,8800多萬名黨員,要使全體黨員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理想信念是全黨的奮斗目標、共同語言、心靈紐帶,是保持黨的團結統(tǒng)一的思想基礎。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必將造成一盤散沙、各行其是,嚴重削弱黨的戰(zhàn)斗力。黨內政治生活庸俗化、隨意化、平淡化傾向,很大程度上是理想信念沒有真正樹立起來,政治生活準則失靈失效的反映。要擔當起、完成好黨的歷史使命,就必須用全黨的共同理想取代各種潛規(guī)則,用先進的政治文化取代圈子文化,用純潔的黨內關系取代不正之風。
依靠文化自信堅定理想信念,把文化自信與理想信念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自信重要論述的一個新論斷。該論斷表明,文化自信不僅是道路、理論、制度自信的基礎,而且是理想信念的基石;理想信念不僅要在長期實踐中礪練出來,而且要在文化熏陶中升華而成。
文化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包括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文化自信包含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有其深厚的文化淵源,是在傳承有著5000多年文明悠久歷史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生長起來的。以儒家文化為代表和主流的傳統(tǒng)文化,包含諸子百家的思想成分,吸納各民族乃至世界的文化營養(yǎng),蘊含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文化紐帶。文化自信包含對革命文化的自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不僅創(chuàng)造了可歌可泣的革命事業(yè),而且創(chuàng)造了以革命理想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為核心的革命文化,創(chuàng)造了感召人民群眾、凝聚黨心軍心、激勵奮斗不止的紅色文化。革命文化上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下啟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寶貴財富。即使歲月流逝,走在新的長征路上的中國共產黨人,仍然要有一種“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的革命精神。文化自信包含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黨領導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創(chuàng)造的新文化。這一文化形態(tài),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革命文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靈魂,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與時代潮流相一致,與人民群眾同心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顯著標志和主要內容。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