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的五個辯證關系
相比經(jīng)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更為艱難,風險更大,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更大,但又到了不得不統(tǒng)一全黨政治意識和核心意識,推進和實現(xiàn)黨內民主,團結全黨同志的關鍵時刻。此時此刻,只有全面從嚴治黨,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提升黨的執(zhí)政能力,才能建設好我黨,擴大立黨之本、執(zhí)政之基和力量之源。有鑒于此,想要構建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tài),我們需要把握好以下五個辯證關系。
1.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的辯證關系
《大道之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社會主義》一書“最重要的觀點在于:一是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也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肩負這個歷史責任;二是肩負這個歷史責任并不輕松,必須大力團結群眾、依靠人民,必須把人民組織起來、落實基層直接民主,而且黨建的核心在于通過思想與制度建設保持政治主體性,建設社會主義的根本在于駕馭資本為人民服務。在這其中,官員腐敗問題是不能回避的重要問題。”[7](P168)另外,中國也完全有可能因為其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度融合,而成為世界上生產力高度發(fā)達的經(jīng)濟體。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和高度融合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探索“互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反腐倡廉”模式,大力加強對廣大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的思想改造,重點培育廣大黨員的廉能文化自覺,健全完善“不想腐”的廉能文化教育制度。
只有將“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結合,才能確保全面從嚴治黨的持久性。思想建黨是要使黨在思想理論上保持生機活力,解決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價值追求問題。制度治黨是要解決行為規(guī)范、約束監(jiān)督問題,以科學化、程序化、規(guī)范化手段規(guī)范黨員干部的行為。離開了思想建黨,人們在基本問題上不能達成共識,制度難以制定,更貫徹不下去,同樣,思想建黨的成果需要制度去落實和保證,把思想的影響力轉化為剛性的約束力,只能靠制度來實現(xiàn)。”[11]
把握好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的辯證關系,實際上也就是要把握好依規(guī)治黨與以德治黨的辯證關系。不能以德治黨,依規(guī)治黨就會失去精神支柱;不能依規(guī)治黨,以德治黨就會顯得空洞乏力。再健全的黨規(guī)黨紀最終還是需要有德性和公共責任心的人去遵守,去貫徹落實。再完美的道德規(guī)范,也不能光靠人性自覺、道德覺悟等自律措施,也需要憲法、法律、法規(guī)等他律措施的引導和保障。人性是很難衡量,很難掌控的,制度設定的前提永遠是惡的人性,因此,在執(zhí)行層面上,制度比人性和道德更加可靠。制度治黨已經(jīng)成為全面從嚴治黨和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的關鍵所在。通過自律執(zhí)行他律,通過他律保障自律,才能形成管黨治黨新格局,確保黨永遠創(chuàng)新發(fā)展。
2.黨紀反腐與國法反腐的辯證關系
法律和正義理應成為反腐治理的底線,黨紀國法理應成為反腐治理的利劍。只有在法律的基礎上和法治的保障下,才能實現(xiàn)社會公平正義,才能維護黨紀國法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適用的法治原則。黨紀國法的制定和執(zhí)行需要民眾和精英共同參與協(xié)商,需要經(jīng)過他們審慎的民主評議,需要接受他們的民主監(jiān)督。
黨紀反腐是全面從嚴治黨和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的政治保障和第一道防線,國法反腐則是全面從嚴治黨和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的法治保障和最后一道防線。“黨紀反腐”第一道防線和“國法反腐”最后一道防線一旦失守,將會導致社會公平正義的顛覆和社會秩序的失控。因此,必須要正確把握黨紀反腐和國法反腐的辯證關系。
既要堅持不斷完善和嚴格執(zhí)行黨紀,更要具體細化和貫徹落實國法。就我黨而言,黨員干部和群眾黨員都必須堅決維護黨紀國法的尊嚴,自覺養(yǎng)成法治思維方式,自覺維護、嚴格執(zhí)行法治原則,不得踐踏和凌越黨紀國法。這是廣大黨員為官從政的底線原則。
3.黨員干部權力與群眾民主權利的辯證關系
打造“善治”為目標的政治生態(tài),就要正確處理好黨員干部權力與群眾民主權利的辯證關系,利用權力制衡原理去設計制度,鼓勵群眾行使法治條件下的民主權利,以防范黨員領導干部利用手中權力濫用壟斷性資源。因此,黨員干部要緊緊圍繞群眾利益,密切聯(lián)系群眾,依靠群眾,充分利用“三嚴三實”“兩學一做”等黨風廉政教育載體,切實轉變工作作風,為人民謀實事、促發(fā)展,維護和提升黨在群眾心中的威信。
黨員領導干部使用權力,必須要謹小慎微,敬畏合法的民意,認真對待而不得侵害群眾的民主權利,因為以權利制約權力已成為世界民主政治的大趨勢。群眾的民主權利一旦喪失,黨員領導干部的權力將無法獲得全面監(jiān)督和有效管控,將會陷入權力濫用和權力資本相交易的危險處境。理論上,這種全面監(jiān)督和有效管控的行使主體應當鼓勵和包容社會力量的參與,最終確保權利為民所享有,權力為民所管控,“使資本為整體利益服務”[12](P 8–9)。為此,必須要全面深化改革,進行頂層設計,同時需要考慮和吸納社會力量,需要在全黨、全社會凝聚共識,需要鼓勵社會力量運用網(wǎng)絡、手機等新媒體,對黨員領導干部的權力進行民主監(jiān)督。
4.黨員干部權力與責任的辯證關系
霍布斯曾預設人性自私和自然狀態(tài)的前提,構建了“利維坦”式的契約國家,卻導致了“利維坦困境”,阿克頓勛爵提出了著名的“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的定論,許多圍繞社會契約和政治權力展開的政治思想,還有后來興盛一時的公共選擇理論,無不包含了人類的智慧結晶,不僅深深影響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也深深影響了中國政治思想史,為后世思考權力和責任的關系留下了重要啟示。
“權力是履行職能的最重要的資源,更多的權力意味著更多的利益和更強的能動性。而責任是對政府具體運行的監(jiān)督和檢驗,更多的責任意味著更多的工作壓力與風險。‘追權棄責’是具有‘理性經(jīng)濟人’特征的政府及其官員的天然動機。”[13]為了防止黨員領導干部站在籠子里卻手拿鑰匙,治理尋租腐敗現(xiàn)象,必須建立黨內權責統(tǒng)一、權責一致的制度,提升黨員干部權力與責任相對等的政治意識,勸勉黨員干部不要迷戀手中權力,不要尋找機會腐敗,而要勇敢地肩負起公共治理責任,恪盡職守,為民請命。為此,十八屆三中全會特地明確了“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jiān)督責任,制定實施切實可行的責任追究制度”[9]。
為了消除黨員領導干部自我監(jiān)督的弊端,國家必須要頂層設計更嚴密的權力制約制度和權力監(jiān)督制度,嚴格執(zhí)行權力清單、負面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全面落實責任連帶制度、責任追究終身制度和約束懲處制度,強化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等基層事務公開制度,要加強對黨員干部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行使權力的動態(tài)監(jiān)控,紀檢、人大、政協(xié)、司法等職能部門要協(xié)調配合,相互監(jiān)督,構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
5.為官從政風險與良性政治生態(tài)的辯證關系
在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從嚴執(zhí)政的大背景下,不要夸大為官從政的社會風險,它只是一種“回歸到官場應有的堂堂正正的健康狀態(tài)”[14]。無論官職大小,職位高低,貪多貪少,都不能懈怠敷衍為官從政的職責,不要心存僥幸,也不能夸大為官從政的風險,從而將職責和風險混為一談。“慎獨與修心,是從政風險面前提高自我免疫力的最佳良藥。教育、制度、監(jiān)督,是從社會建設層面所做的外部約束。對官員來說,唯有從本源上‘磕’住了自己,守護了內心底線,律動了積極作為、履責擔當?shù)男模嬲龅阶灾?、自律、自省、自警、自勵,才能從容地防范所謂從政風險。”[14]
全面從嚴治黨,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這只是回歸良性政治生態(tài)、優(yōu)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的必經(jīng)之路。為官從政,要以實現(xiàn)國家治理體系的現(xiàn)代化為目標,要以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要以實現(xiàn)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目標為當務之急。因此,唯有鍥而不舍地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一刻不停地抓實抓細反腐治理,筑牢廣大黨員的思想防線,扎實制度治黨的根基,減少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防止“破窗效應”,才能重構起“山清水秀”的黨內政治生態(tài)。
(作者單位:浙江水利水電學院)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 為全面從嚴治黨打下重要政治基礎[N].人民日報, 2016-06-30.
[2]夏美武,金太軍.政治生態(tài)學:理論原則、價值與現(xiàn)實意義[J].學習與探索,2012 (2).
[3]張群輝.政治生態(tài)學的國際經(jīng)驗與中國實踐[J].國外社會科學,2015(3).
[4]孫關宏.政治生態(tài)視角下的反腐敗: 兼論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16(4).
[5]張國清.社會治理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
[6]包心鑒.論優(yōu)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N].光明日報, 2015-05-13.
[7]張彥,顧青青主編.小官大貪警示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8]夏遠永.小官大貪的產生原因和治理機制[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16(4).
[9]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N].人民日報, 2013-11-16.
[10]西安市市委黨校“領導干部從政風險及其化解路徑研究”課題組.從政的風險[N].華商報, 2016-07-11.
[11]《學習時報》編輯部.營造山清水秀的黨內政治生態(tài)——中央黨校進修部學員談全面從嚴治黨[N].學習時報, 2016-07-11.
[12](法)托馬斯?皮凱蒂.21世紀資本論[M].巴曙松等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13]魯敏.變遷與失衡:轉型期地方政府的權責配置研究[J].云南社會科學,2012(1).
[14]普沙嶺.身在官場就要拿出跟自己死磕的勇氣[N].中國青年報, 2016-07-12.
來源:《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6年第12期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