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海蠣,膠州灣離島的漁民一定只贊同原味生吃:先來一口原汁,再把海蠣肉吞下。他們說,第一只,匆忙地經(jīng)過了喉嚨;第二只,鮮咸之中有些甘甜;到了第三只,就仿佛是海洋一下子涌到了口腔里,就此,一個(gè)新的世界打開了。至于浸潤(rùn)著海蠣肉的新鮮原汁,其實(shí)就是海水。好的原汁,清澈,不渾濁,是海蠣最佳的生長(zhǎng)地。一只新鮮的海蠣如果浸潤(rùn)在原汁中,即使開啟了三天,也能保持鮮嫩。
在早晚集市上,可看到海蠣堆積如小丘的攤位,灰白帶藍(lán)的顏色,錚錚的外表,新鮮的海腥味。漁婦不停地用類似螺絲刀的工具“別”海蠣殼:刀尖朝殼尾縫隙一搭,一撬,持刀的手腕一轉(zhuǎn),一摳,立馬就可以將蠣肉剔出。買上幾斤海蠣肉,拿回家,笊籬上控控水,劃幾刀,再把黃瓜擦絲,放鹽殺完水后,和海蠣子肉攪在一起做餃子餡,速包速下,無比鮮美的黃瓜海蠣餃子就出鍋了。
最入了尋常日子的是海蠣面,湯水相依,屬于溫暖的治愈系。面是手搟的,樣貌不佳,怕什么,筋道就好。香菇切丁,爆炒,加入開水,下面,滾開后放入海蠣和韭菜,倒入蛋液,再滾開,就是燦黃翠綠的一鍋鮮了。除此,海蠣子肉還有清蒸、軟炸、生灼、炒蛋、煎蠔餅、煮湯等多種做法。其中的軟炸,是將海蠣子肉加入少許黃酒略腌,然后蘸上面糊,煎至金黃色,以醬油、醋佐食。吃關(guān)東煮時(shí),用竹簽將海蠣子肉串起來,放入沸湯滾一分鐘左右,蘸任何料汁都不會(huì)失誤。也曾有大廚告訴我,海蠣子配以里脊肉片和姜絲煮湯,煮出的湯白似牛奶,鮮美可口。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