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到,中國現在是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第一大商品貿易國、第二大經濟體、第二大對外投資國,還是120多個國家和經濟體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我們自身的問題。
宏碁集團創(chuàng)始人施振榮曾經提出過一個“微笑曲線”理論。微笑曲線最中間是制造業(yè),而制造業(yè)環(huán)節(jié)是低利潤環(huán)節(jié)。以蘋果手機為例,中國制造商大概只有5美元多的加工成本,而設計者大概有80美元,銷售則有上百美元。所以說,制造業(yè)這塊得到的利潤是最低的,我們應該從利潤的低點向設計和銷售的高利潤的兩端提升,因此,產能合作對中國來說已經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目前中國的產能出現了問題。首先是中國的產能利用率都不高,世界通行標準是發(fā)達國家產能利用率大概在85%以上,而目前,中國利用率只有60%—70%;再有,我國產能過剩非常嚴重。大家知道,我國鋼產量世界第一,全世界產鋼16億噸,中國占了近一半。還有一種說法是:全世界鋼產量唐山市第一,河北省除外;全世界鋼產量河北省第一,中國其他省份除外。
中國的鋼鐵雖然大量出口,但成本很低,2016年春節(jié)前,鋼的價格比白菜價格還要低,一斤鋼大概賣不到一塊錢。但是現在也不能讓鋼廠都停產,因為鋼廠還有很多工人,否則都下崗。
那么,應該怎么辦?要去產能,也就是我們說的五個“藥方”——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實際上,還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產能合作。因為搞基礎設施建設還是需要鋼的。在中國生產鋼鐵,一是出口時會受到其他國家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二是會給中國造成環(huán)境污染。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把鋼鐵生產轉移到其他國家,會怎么樣?有人說,這同樣也會給其他國家?guī)憝h(huán)境污染。我們看,假如我們將鋼鐵生產能力轉移到哈薩克斯坦這樣的國家,那么哈薩克斯坦生產鋼鐵還需要用煤嗎?不需要,因為哈薩克斯坦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和產量很豐富,而使用石油和天然氣則會減少很多污染,就不至于造成環(huán)境問題了。所以各地方要發(fā)揮其自身資源稟賦的優(yōu)勢,它的能源和我們的能源不一樣,而我們要從哈薩克斯坦把石油天然氣運過來,成本是非常高的。
中哈產能合作就做得很好。2014年12月26日,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產能合作第一次對話在北京簽署《會議紀要》;2015年3月,中哈簽署236億美元產能合作項目。中哈在全面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后,又開始探討產能合作。哈薩克斯坦總理馬西莫夫曾就讀于中國武漢大學,他對中國非常了解,同時又精通漢語,因此現在中哈的產能合作探討得很深入。在G20杭州峰會前夕,哈薩克斯坦總統(tǒng)納扎爾巴耶夫還就中哈兩國發(fā)展戰(zhàn)略對接等問題接受了中國媒體書面聯合采訪。我最近寫了一篇論文,“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哈產能合作的溢出效應。中哈兩國合作會產生溢出效應。其他國家也可以學習這種合作,因為它能使雙方都受益。
我們知道,沙特阿拉伯盛產石油,但是現在石油價格卻在不斷下降。2015年,沙特阿拉伯出現高達近980億美元的財政赤字。2008年,國際油價約150美元一桶;2016年,油價平均約40美元一桶。油價雖然有上下波動,但整體還是呈現下降趨勢的。在這種情況下,2016年4月25日,沙特阿拉伯發(fā)布“2030愿景”。希望到2030年,國家能夠實現經濟多元化,從而擺脫對石油的依賴。從2016年到2030年還有不到15年的時間,我們還不知道沙特到2030年是否能夠實現“2030愿景”?,F在,沙特70%的收入來自石油,如果要將70%轉為非石油收入,難度還是很大的。同時,這也為中國投資提供了機會。沙特阿拉伯計劃出售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股份,籌建2萬億美元規(guī)模的主權財富基金。中國企業(yè)要“走出去”,一是要有研發(fā)意識,這是最掙錢的一塊;二是要營銷自己的品牌。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是由一個美國商人尤伯羅斯承辦的。最初,他找柯達公司給他贊助,但是柯達公司只肯贊助他很少的錢,于是他找到富士公司做贊助。富士公司在贊助奧運會后,膠片賣得比柯達公司好。2016年,海信集團在歐洲杯賽場上打出了廣告。實際上,讓全世界知道你的品牌,就是一個很好的營銷辦法,海信電視目前已經排在電視機銷售的第一名。因此,中國必須要有研發(fā)意識和營銷意識。
再有就是美國重返亞太。美國重返亞太給中國造成了很大壓力。從軍事上來看,美國海軍60%的軍艦部署在亞太地區(qū),而且美國鼓動一些國家搞了一系列破壞活動。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就在中國周邊特別是東部海域打造三個“島鏈”,而重返亞太應該是其“島鏈”設計的一個強化和延續(xù)。日本成為美國的馬前卒,他不僅自己在東海、南海鬧事,還鼓動其他國家鬧事。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曾經想甩開美國,但是在鳩山由紀夫之后,日本開始發(fā)生變化,特別是野田政權決定“購買”釣魚島,中日之間的矛盾開始激化,安倍上臺后進一步激化中日矛盾。我曾經在野村證券和他們探討時指出,實際上日本是追隨美國的,他們不同意我的觀點,他們(日本)認為自己是獨立自主的。
我們再說一下韓國。韓國曾經宣布將與美國磋商在朝鮮半島部署末端高空防御體系統(tǒng)(簡稱“薩德”導彈防御系統(tǒng)),這給中國造成很大的戰(zhàn)略壓力,因為“薩德”的X波段雷達監(jiān)測范圍能超過2000公里,甚至能達到3000公里,而韓國離中國最近的地方還不到500公里。這對中國來說是很大的威脅,因為中國的很多戰(zhàn)略性武器,比如洲際導彈等,在東部、華北甚至是華東等地全能被它探測到,因此中國堅決反對韓國部署薩德系統(tǒng)。2016年9月5日,習近平主席與韓國總統(tǒng)樸槿惠在中國杭州出席G20峰會之際舉行會談,習近平主席直接向樸槿惠表示反對“薩德”系統(tǒng)的部署。
再有就是南海仲裁案。菲律賓提起的南海仲裁案對中國造成很大的壓力,不過現在,菲律賓總統(tǒng)杜特爾特還是很愿意和中國搞好關系的。
再有就是美國搞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達成TPP貿易協定的有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12個國家,但是中國并不在其中。同時,2013年歐盟和美國還啟動了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關系協定(TTIP)的談判,但是現在談判卻陷入了僵局??梢钥吹剑诿绹鴧⑴c的這兩個比較大的協議中,都沒有中國的參與。當然,中國現在正在力推《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RCEP就是(10+6)——東盟10國以及中國、韓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
美國搞的“島鏈”以及重返亞太都給我們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同時,美國還有一幫“兄弟”,比如日本、新加坡等國,這些國家對中國也不太友好。那么我們怎么辦?我們要避其鋒芒,向西開放,因為西部有更廣闊的天地。中國現在要發(fā)展經濟,而不是打仗,要先使自己強壯起來,如果自己不強壯,還總是想著打仗,即使沒有失敗,也會損失慘重。中國有一句話叫“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就是我往那兒一站,或者你害怕我、或者你服從我、或者你很高興地跟著我走,這是最滿意的結果。但是現在我們還沒到那種程度。
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tài),但同時我們自身還有很多問題,所以我們要先解決自己的問題。我經常說“打鐵還需自身硬”,一定要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這是我們的基礎。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