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
趙煒同志是我黨情報戰(zhàn)線的一位無名英雄。他在解放戰(zhàn)爭中出生入死,作出了重大貢獻,但其事跡鮮為人知。兩年前,他靜悄悄地走了。作為他的老友,筆者在悼念故人之時,深感有責任把他的歷史功績告知后人。
趙煒于1919年農歷九月二十四日出生在河北省文安縣的一個貧寒之家。“七七”事變后,他參加了“抗日青年團”軍事大隊,后轉入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分校”(即黃埔分校)。結業(yè)后,趙煒成為國民黨嫡系軍隊中的一名軍官,但他對國民黨消極抗日、腐化墮落十分不滿。在思想進步的軍校同學朱建國的影響下,趙煒對黨有了認識,同朱建國約定一定要加入共產黨。
抗戰(zhàn)勝利后,已經入黨的朱建國在北平從事地下情報工作。1946年3月,經朱建國推薦,趙煒被批準為我黨地下情報員。當時,趙煒已調至東北,憑黃埔畢業(yè)生的背景和出色的才能,被任命為東北保安司令部參謀處少校作戰(zhàn)參謀。
主管機密室的趙煒掌握東北國民黨軍兵力部署等核心機密,并負責兵力調動、作戰(zhàn)計劃、作戰(zhàn)命令等工作。身處核心要害部門,在我黨與國民黨決戰(zhàn)東北的關鍵時刻,歷史讓職位不高的趙煒扮演了非同小可的角色。
l947年春,國民黨軍大舉發(fā)動攻勢。趙煒通過組織上新建的密臺,連續(xù)上報了國民黨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的“南攻北守”“先南后北”戰(zhàn)略和進攻我遼東(南滿)解放區(qū)的詳細作戰(zhàn)計劃等一系列重要情報。我軍對敵軍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徹底粉碎了這次進攻。
其間,趙煒還曾主動起草命令,并蒙騙上司簽發(fā),要國民黨的十三軍向我軍設下埋伏的地區(qū)火速挺進,結果十三軍遭到重創(chuàng)。從1947年5月起,我軍不斷發(fā)動攻勢,趙煒每次都及時提供敵軍的詳細部署等重要情報。
在發(fā)動1947年夏季攻勢后,我軍牢牢掌握了東北戰(zhàn)場的主動權。杜聿明因戰(zhàn)敗被撤,陳誠取而代之。這時國民黨軍在東北已由進攻轉入防御,趙煒奉命起草全東北重點防御計劃。
這個計劃經層層審核后,由陳誠決定上報。陳誠還指定趙煒把計劃送到北平,面交蔣介石。但蔣此時已飛往沈陽督戰(zhàn),因此未能面交。而我中央領導同志卻已根據趙煒的情報對敵軍的計劃了然于胸。
在趙煒發(fā)出上述情報僅數日之后,我情報組織被敵人破獲。朱建國和其他聯系人相繼被捕(朱等五烈士英勇犧牲)。趙煒在無法同組織取得聯系的情況下,由北平返回沈陽,準備按組織原來的要求,非萬不得已,不離開工作崗位。
到達沈陽后,趙煒發(fā)現敵人正在到處搜捕他,當即只身從沈陽逃離。雖然身無分文,但依靠平時對國民黨軍布防的了解和機警應對,他終于穿過敵人的層層封鎖,經過12天的徒步奔走、跋山涉水,到達遼東解放區(qū)的安東(丹東),并當面向軍區(qū)領導匯報了敵軍的詳細情報。
趙煒先后受到時任遼東分局書記陳云同志和遼東軍區(qū)司令員蕭勁光同志等的親切接見和慰勉。在國民黨方面,陳誠得知趙煒逃跑后,立即下令沈陽戒嚴三天三夜進行搜捕,蔣介石更是在全國范圍發(fā)出了通緝令。
我黨情報工作領導人李克農同志曾在一封電報中說,趙煒提供的情報均很有價值,曾得四野總部嘉許,對東北作戰(zhàn)起了很大作用。這也是組織上對他工作的正式評價。
在經歷生死考驗之后,趙煒終于入了黨,一直從事內部機要工作。不幸的是,在新中國成立后的“反右”斗爭中,他被錯劃為右派分子,受到降三級甚至被清除等不公正待遇。經歷22年的屈辱后,隨著我黨撥亂反正,他才得到平反,恢復工作。他雖才華出眾,因年齡已過,未能擔任領導職務。但他淡泊名利、埋頭苦干,承擔了大量資料整理、講課等工作,直到離休。工作之余他還寫下大量的詩詞歌頌黨、贊美祖國新景象,充分體現了他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炙熱的革命情懷,比如這首《國慶五十周年禮贊》——
放眼觀宇宙,心開天地寬。
騰云瞰華夏,紅綠點江山。
稻麥翻波浪,果木嵌田邊。
千花齊爭艷,白楊聳云端。
高樓如雨筍,鱗次櫛比間。
鋼流似飛瀑,織錦衣天仙。
改革方廿載,變化非一般。
人民衣食足,時日不饑寒。
建國五十慶,人人都喜歡。
馬力都開足,直奔兩千年。
齊心搞四化,全國棋一盤。
小康何足問,強富甲東南。
航標黨指好,征途不卸鞍。
莫道桑榆晚,余燼仍可燃。
回顧趙煒的一生,我們可以看到,他在危難時刻舍生忘死,在和平時期安貧樂道,無怨無悔地積極為黨工作。其歷史功績和高尚品德值得銘記。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