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丁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學位委員會主任
(未經(jīng)許可,不得復(fù)制、印刷、出版,違者負知識產(chǎn)權(quán)法律責任)
完整報告:http://416w.cn/2016/1013/914489.shtml
分段視頻:http://416w.cn/2016/1013/914490.shtml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的報告有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介紹長江獨有的兩種動物的保護工作。第二部分介紹其中一種動物的獨特聲學系統(tǒng)。
一、長江豚類的保護
大家知道,長江是世界上的第三大河,也是我們國家的第一大河流。長江至少曾經(jīng)擁有兩種鯨類動物。在一條河流里,同時擁有兩種鯨類動物的,在世界上只有兩條河流,一條是南美的亞馬遜河,另外一條就是中國的長江。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它的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但是,在過去幾十年里,長江的生物多樣性受到了極大的威脅,很多物種都在不斷地離我們而去。長江里有兩種鯨類動物,一種叫白鰭豚,白鰭豚是淡水動物,它們只生活在中國的長江。白鰭豚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還是有很多文獻記載的,比如,兩千多年前的《爾雅》一書中就有過對白鰭豚和長江江豚的準確描述。但是我國的文獻并沒有對它們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和記載。我國對白鰭豚和長江江豚的系統(tǒng)研究工作開始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那時我們國家剛剛改革開放,很多國外的科學家曾經(jīng)從各種文獻上知道中國的長江里有兩種鯨類動物,但是他們對具體的情況都不了解,因為中國并沒有做過系統(tǒng)的科學研究,也沒有發(fā)表過什么文章。所以外國人對這個事情很感興趣。據(jù)說當時給鄧小平同志寫信,希望允許他們做一點這方面的研究。
當時鄧小平同志非常謹慎,給方毅同志打了一個電話,方毅同志當時是國務(wù)院副總理兼中國科學院的院長。鄧小平同志就問我們國家有沒有人做過這方面的工作。方毅經(jīng)過調(diào)查回復(fù)鄧小平說,我們國家還沒有人做這方面的工作。后來鄧小平就親自指示成立一個中國科學院白鰭豚研究協(xié)作組。這個組有四家單位,有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后來被指定為組長單位。成員單位有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和南京師范學院。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