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
什么叫開放?中華文明在歷史上絕大多數(shù)的時間都是遙遙領先的,為什么今天落后了?在最關鍵的時候閉關鎖國了,封閉了向世界開放的大門。在此之前,我們中華民族是特別愿意向外開放的。習近平總書記說,開放的大門永遠不要關上。歷史告訴我們,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時代,你想封閉國門也做不到。這就是中國這一代人的認識。我們改革開放這30年經(jīng)濟發(fā)展那么快,其中一個非常大的原因就是開放。我們積極地把自己的發(fā)展融入到經(jīng)濟全球化,在這個過程中成為受益者。現(xiàn)在,世界上真正保守的、搞市場保護的,你覺得是中國還是歐美?所以,當我們敞開胸懷敢于和歐美的這些市場競爭的時候,他們其實對中國市場的力量是有一點怕的。這體現(xiàn)了開放的力量——你真融入經(jīng)濟全球化,實現(xiàn)國家快速發(fā)展以后,就能掌握主動權。
什么叫共享?國家發(fā)展了,不能上海人深圳人過得好,甘肅的父老鄉(xiāng)親連飯都吃不上,得了病也沒人治,孩子上不起學——那不行。發(fā)展是為了誰?任何一個地方的中國人都要過得好,這叫共享。 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就讓地方政府立軍令狀,全面消除貧困。
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發(fā)展理念關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現(xiàn)。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經(jīng)濟社會方面的一個思想,就是怎么認識新常態(tài),怎么引領新常態(tài)。
2.重視文化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特別重視文化。為什么重視文化呢?某種程度上,我們的社會中虛榮和攀比已經(jīng)成為一種社會風氣。雷鋒同志就是一個普通戰(zhàn)士,不是什么官,但他是中華民族之魂,他受到人們的尊重?,F(xiàn)在,很多小孩一分錢不賺,通過虛榮和攀比來證明在同學面前的優(yōu)勢。雖然這種現(xiàn)象不是很普遍,但是一定要警惕。如果一個民族淺薄到這個程度,國家是沒有希望的。人一定要有金錢和權力之外更高的追求。
孔子的偉大就在于,在那個禮崩樂壞的時代,他就看到了人心的極端重要性——如果一個國家的人心都墮落了,那這個民族是沒有希望的。周恩來如果為了金錢和權力活著,也不會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所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視文化建設是重視什么?一個民族不可有虛榮和攀比的風氣,更不可把金錢和權力當作人生的唯一追求。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力量,國家有希望。這話是很深刻的。一個民族一定要超越物質利益的精神追求,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力量,國家才有希望。
提高文化軟實力,關系到我國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關系到我國的國際影響力,也關系到“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什么叫文化軟實力?撒切爾夫人曾經(jīng)說,你根本都不用擔心中國,一個只生產電視機和打火機的民族是不值得懼怕的。中華民族想獲得人家的尊重,除了經(jīng)濟富裕、軍事強大以外,還要有自己的靈魂——在全世界的發(fā)展問題上,中華民族能不能提出自己的理念,以自己的價值觀引領整個人類的文明向前走?朱熹《讀書有感》中說:“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個民族的源頭活水就是文化。文化有那么重要嗎?抗日戰(zhàn)爭期間,中國為什么沒有亡國?馬本齋領導回民支隊在河北獻縣、山東聊城附近抗擊日軍時,日本把他老母親給抓了,逼她勸馬本齋投降。但這個農村的老媽媽絕食而死,永不投降。這就是孔子和孟子文化傳下來的殺身成仁,舍生取義。所以文化非常重要,一個有氣節(jié)、有骨氣的民族,有困難也不怕。所以,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xiàn)。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