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善心激起漣漪 八方力量撐起“愛心食堂”
獨居老人老唐給菜澆水,用勞動幫助“愛心食堂”。圖片來源:云南網
王蘭蘭開辦“愛心食堂”的初衷是讓老人們頓頓吃到可口飯菜。而現在,“愛心食堂”已不單單是個食堂,電視機打不開、家里馬桶壞了、生病下不了床……但凡家里有事,老人們都是第一時間找王蘭蘭。一位老人說,自從“愛心食堂”開起來,小區(qū)的治安都明顯好轉,在王蘭蘭等人身上傳遞出的正能量影響下,過去互不相識的老人打飯時都會互相攙扶、互相幫助,還有些老人主動提出來食堂幫忙。有時老人們生病了、鑰匙被鎖在家里了,都會來找“愛心食堂”。“凡是進了這道門的老人有什么要求,能滿足的都盡量滿足。”這是王蘭蘭給“愛心食堂”定下的規(guī)矩。
68歲的周桂珍老人就是幸福家園的獨居老人,過去吃飯都是湊合,隨便煮點面條、冷飯用熱水泡泡就是一頓。“愛心食堂”開起來后,她就不開火了。“1個月180元,在家做飯都不夠。”周桂珍說,“食堂對于這些孤寡老人來說,更像一個家。有時沒錢買藥了,只要跟王蘭蘭說,跟岳二哥說,他們都會盡量找愛心人士捐助我們,真是比兒女還好。”
王蘭蘭(中)與“愛心食堂”的義工們在一起。記者劉霽鋒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
王蘭蘭說:“食堂撐到現在不是我個人的力量,而是愛的力量。大家的愛心才是支撐‘愛心食堂’最重要的原因。”王蘭蘭的善行在社會上激起巨大漣漪,很多人紛紛效仿,主動加入到為社會獻愛心的行列中來,很多好心人默默地幫扶著王蘭蘭。他們有的捐贈衣物,有的給王蘭蘭送來愛心捐款。說起這10多年的志愿者之路,王蘭蘭還是感覺很艱難,但盡管如此,她還是一直堅持著,用自已無私的愛奉獻著。
目前,以王蘭蘭為核心的這個特殊家庭還在不斷擴大,2014年10月,“愛心食堂”在昆明西山區(qū)春雨陽光小區(qū)新設了一個點,另有11名志愿者專門為春雨陽光小區(qū)、翠峰花園、仁和小區(qū)3個小區(qū)的孤寡、獨居的低保戶老人提供愛心餐服務。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孤寡老人,高校的社團周末也會組織學生來做義工,上門幫助老人;一些愛心企業(yè)、人士經常前來捐助米面。這個特殊家庭的愛正凝聚著更大的力量影響和溫暖著更多的人。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