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標是歷史的必然
《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法治政府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政府?法治政府就是依法行政的政府,要求政府能夠依照法定的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既不失職,又不越權。積極履行職責,防止不作為和亂作為。要切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jiān)督,失職要問責,違法要追究。法治政府應該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zhí)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
(一)建設法治政府是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法治經濟。我國正處在一個轉型時期,經濟發(fā)展的主要驅動力由資源和人口紅利轉變?yōu)橐詣?chuàng)新促發(fā)展。李克強總理倡導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本身要依靠法治,要依靠市場,要有公平平等的機會,創(chuàng)新才能有成效。法治政府是小康社會的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首次將“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確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小康社會,不僅僅是經濟上我們的人均收入達到了多少,它應該是一個整體的組成,這個組成包括了法治政府。如果法治政府沒有建成,小康社會也難以實現(xiàn)。
(二)法治是人民的基本要求,是實現(xiàn)國家長治久安的基本保障
當人們的社會生活出現(xiàn)了矛盾糾紛,需要有正規(guī)的法治途徑、法治軌道予以解決。隨著人們法治意識增強,越來越多的人在發(fā)生矛盾糾紛時主動尋求法律救濟途徑。法治是化解矛盾、建立和諧社會、維護社會穩(wěn)定、實現(xiàn)國家長治久安的基本保障。
(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需要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要共同推進。行政權在國家的各項權力中是最大的、最影響國家進步的,同時范圍也是最廣的,而且是主動的一個權力。因此,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關鍵和核心。
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有一個問題值得注意。我們所說的法治社會,是狹義的法治社會,主要指公民。有什么樣的老百姓,就有什么樣的政府,因為政府的公務人員是從老百姓中來的。有什么樣的政府,就有什么樣的老百姓,老百姓能不能建立起法治社會,法律意識能不能提高,需要政府教育幫助。我國社會法治傳統(tǒng)薄弱,無論是成人還是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識都還是遠遠不夠的,政府要承擔起法治教育的責任。更為重要的是,政府要做榜樣。社會誠信的培養(yǎng),要看政府怎么管理、監(jiān)督,更重要的是政府自己要講誠信,建設誠信政府。政府首先做出榜樣,才能使老百姓自覺講誠信。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