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要站穩(wěn)一個立場,就是總書記講的“堅信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95年來,從“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嚴明紀律到“魚兒離不開水,瓜兒離不開秧”的深厚情誼,從與群眾“一塊苦、一塊過、一塊干”的鏗鏘誓言到“以百姓心為心”的莊嚴承諾,我們黨始終堅守人民立場,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把自己的根牢牢扎在人民當中。當然,我們也要警醒起來,我們面臨的考驗更為艱巨。有群眾反映,現(xiàn)在交通工具發(fā)達了,干部與群眾的距離卻遠了;通訊手段先進了,干部與群眾的溝通卻難了;干部的文化水平更高了,做群眾工作的水平卻低了,在一些人身上“為人民服務”甚至異化成“為人民幣服務”。這些現(xiàn)象,不僅反映出一些黨員干部的工作方法和能力存在問題,也反映出他們的感情和立場存在問題。沒有一種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堅實;沒有一種力量,比從群眾中汲取更強大;沒有一種執(zhí)政資源,比贏得民意更珍貴持久。黨的干部就是人民公仆。我們要走出機關大院,跳出文山會海,深入人民群眾當中,虛心向群眾學習,始終保持共產(chǎn)黨人應有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本色。
第四,要純潔幾個圈子,就是總書記講的“自覺凈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總書記要求我們,要同一切弱化先進性、損害純潔性的問題作斗爭,祛病療傷,激濁揚清。每個人都是社會關系這個網(wǎng)絡上的一個點。如果交往不慎,就會直接遇到弱化先進性、損害純潔性的問題,陷入庸俗之交、勢利之交。交往之中有政治,黨員干部的社會交往絕不僅僅是個人生活小節(jié)問題,而是關系黨和政府威信和形象的大問題。這些年,機關干部因交往不慎、栽在“朋友”手里的例子不在少數(shù),我們一定要引以為戒,在這個問題上知所避、知所守。錢鐘書講過,他不喜歡“請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吃一些不干不凈的飯,花一些不明不白的錢,說一些不痛不癢的話,開一些不倫不類的會”,讀來很有啟發(fā)。我們也要謹慎交往,拒絕那些無聊無謂的交往、逢場作戲的交往、諂媚攀附的交往。
第五,要堅持一個夢想,就是總書記講的“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總書記最早在2012年11月29日,參觀大型展覽《復興之路》時提出要實現(xiàn)中國夢,激起了全體中國人的共鳴和振奮。中國夢,道出了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聲。我國從人均國民收入僅27美元,到經(jīng)濟總量超過10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從新中國成立之初4000多萬人流離失所,到成功讓6億多人口擺脫貧困;從一窮二白到成為世界第一大貿(mào)易國、全球最大外匯儲備國;從鐵釘、火柴都需要進口,到“兩彈一星”橫空出世,“嫦娥”奔月“蛟龍”入海,這個四分五裂、積貧積弱的國家已經(jīng)從低谷走向復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我們當代共產(chǎn)黨人最堅定的信念,最有力的擔當。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歷史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軟弱者。我們要永葆奮斗精神,永懷赤子之心,矢志不渝奮斗,為實現(xiàn)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