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與大眾的矛盾究竟該如何調和?
正如文章開頭所言,此次公投結果大出許多觀察家的意料,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眾多觀察家大都是從精英的角度出發(fā),以精英式的思維方式和理念來進行預測。許多研究機構、專家學者、社會賢達和政府人士都在公投前力陳“脫歐”可能會對英國造成的種種不利影響,勸導選民不要投“脫歐”票。但從實際結果來看,大部分英國普通選民并未為精英們的再三勸導所動,這反映出公投結果的另一大啟示,即精英集團和普通大眾之間的矛盾應該如何調和。
事實上,在公投之前,就有輿論認為,許多來自于精英階層的所謂“權威言論”并不可信,這些“權威言論”總傾向于將“脫歐”視為“非理性行為選擇”,但實際上,這種先入為主的預設結果式研究思路存在根本缺陷,削弱了對公投效應分析的客觀性和準確性,因而并不能為普通大眾所接受。精英階層習慣從宏觀的角度對公投行為進行理論性分析,從而得出“非理性選擇”的結論,這從一開始就在潛意識里將普通民眾預設為知識結構有限、認知和辨別能力較低、不易接受新事物等,歸根結底還是反映出精英意識的優(yōu)越性。而普通民眾則傾向于從“脫歐”對自身日常生活的實際影響等直接效益角度看待問題,且對精英和政府天然抱有不信任心態(tài)和反抗精神,民主意識和選民權力觀念使得他們反而更不愿意在精英階層持續(xù)不斷的“權威言論”和“好心奉勸”的信息轟炸下做“順民”,因此此次公投結果實際上在某一方面反映出的是大部分英國民眾對精英集團的反抗和切實爭回屬于自己的民主權利和國家主權的行動。
此次公投結果留給英國人思考的一大問題是,當自己的國家在全球化和地區(qū)一體化進程中遭遇挫折之時,精英與大眾的矛盾應如何得到調和,才能防止社會被徹底撕裂。今年的“脫歐”公投不僅僅是英國“疑歐主義”情緒的周期性輪回,而且是“疑歐主義”與民粹主義對全球化進程的逆動,這種危險的民粹主義的發(fā)酵似乎反映出這樣一個趨勢:英國等一些曾經開啟了全球化進程的傳統(tǒng)資本主義強國在面對全球化問題沖擊時愈發(fā)展現(xiàn)出應對能力的不足和改革轉型的困難,它們在過去對自己民主制的信心正逐漸下降、憂慮在不斷攀升,因而發(fā)達國家的本土民族主義情緒在上升,支持全球化和地區(qū)一體化的聲音在下降,這給了民粹主義綁架政治制度的機會,而它們的民主制度和國家機器在面對以極端暴力方式呈現(xiàn)出來的民粹主義面前,如何進行自我調節(jié)和革新則更受考驗。英國“脫歐”公投所反映出來的西方民主制何去何從、對全球化進程又會有何影響等問題,或許是擺在英國人乃至西方資本主義世界面前的新課題。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