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困于陳蔡之間。天幕低垂,夕陽欲頹。孔子一行被陳蔡的勞役們圍著,絕糧,“從者病,莫能興。”而孔子卻講誦弦歌不輟。其弟子子路見此情景,略帶慍色,問道:“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想必子路是看不下去了——命都快沒了,還有心情講學(xué)玩兒音樂嗎?況且君子難道也有窮途末路之時(shí)?孔子回答的意思是,君子能固守其窮,而小人在走投無路之時(shí)便放縱自己做不該做的事,即“行險(xiǎn)以僥幸”?!吨杏埂酚醒裕?ldquo;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意思是,君子能安于所處的位置而行事,不生非分之想。如果處在患難之中,就做在患難之中該做的事。君子無論處于什么狀況下,都是安然自得的。
若以孔子的理念來回答友人之問的話,那就是:處在低谷之中,要先安坐于低谷,然后再把低谷坐成巔峰。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君子立身處世就像射箭一樣,射不中,不能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術(shù)不行,要想射中,就要反求諸己。
《莊子》對(duì)這件事情的記載可不像《論語》這么簡(jiǎn)單,《莊子》中的記載直接將問題導(dǎo)向了更根本的一環(huán)——何謂“窮”?也就是何謂走投無路,何謂低谷。
子路曰:“如此者,可謂窮矣!”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通于道之謂通,窮于道之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故內(nèi)省而不窮于道,臨難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陳蔡之隘,于丘其幸乎!”
孔子削然反琴而弦歌,子路扢然執(zhí)干而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