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師資隊伍相對薄弱
特殊教育的教師隊伍數量嚴重不足,質量有待提高。大多數特教教師是從普通教師轉崗而來,第一學歷為特教專業(yè)的僅占30%。男性教師比例偏少。職后培訓覆蓋面小,且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開展隨班就讀的普通學校普遍缺乏專門的資源教師,無法滿足殘疾學生的特殊需求。職稱評審沒有專門通道,殘疾人取得教師資格證書非常困難,如許多肢體殘疾的大學生無法取得教師資格證書,聾人教師無法通過普通話考試等。特教津貼標準已59年沒變,仍為1956年規(guī)定的基本工資的15%,基數小、比例低,平均每月為200元左右,已很難發(fā)揮激勵作用。同時,特教津貼退休以后不再享受,高等特殊教育的教師也不享受,不利于調動特殊教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教師的培訓機會少,學歷偏低情況也比較普遍。如我們調查的某省,特殊教育的專任教師1463人,受過專業(yè)培訓的只有693人,占47%,不到教師總數的一半。該省特殊教育的教師本科學歷僅占比69.6%,而且許多是在職進修的學歷。
特殊教育經費投入總量不足
特殊教育經費投入總量不足,特教資源仍待豐富。據保守的估計,全國仍有近600個縣尚無特殊教育資源中心。一些資源中心和特教學校的校舍和活動場所不足,教育教學設施設備缺乏或需要更新。部分接納殘疾學生隨班就讀的普通學校沒有資源教室,個別建有資源教室的學校未能對其進行有效運行和管理。絕大多數隨班就讀學校沒有專業(yè)指導教師,隨班就讀一定程度上成為“隨班就坐”“隨班就混”。
高等特殊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無法滿足實際需要。我國高等特殊教育起步較晚,規(guī)模較小。如我們在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調研時發(fā)現,該學院作為第一所高等特殊教育學院創(chuàng)辦于1987年,29年的時間只培養(yǎng)了3011名大學畢業(yè)生,平均每年100多人?,F在每年招生人數也只有200人左右。同時,我國特殊教育的大學后教育水平與層次也比較低,目前只有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獲得了唯一的一個針灸推拿學(視障)碩士學位授予權。許多殘障學生繼續(xù)深造無門。所以,應該盡快提升我國高等特殊教育層次,建立從???、本科到碩士、博士的完整的高等特殊教育體系。從國外特殊教育的經驗看,特殊教育隊伍中,擁有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的教師比例遠遠高于普通教育。
特殊教育管理體制有待進一步理順
如按照辦學層次,高等特殊教育應該屬于高等教育范疇,但是在教育部,高等特殊教育卻不是歸口高等教育司管理,而是在基礎教育二司,這樣就容易按照基礎教育的思路管理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定位、辦學模式、教學內容等方面難以按照高等教育的規(guī)律開展。
醫(yī)教結合步伐緩慢
醫(yī)教結合不能夠適應現代特殊教育發(fā)展需要。據各地對基礎教育段特殊學生的篩查,自閉癥患兒越來越多,已超越盲生數量,醫(yī)療系統的統計數據更多。自閉癥康復訓練專業(yè)化程度要求又非常高,國內的此類特殊教育師資十分緊缺,遠遠滿足不了現實特殊教育的需求。
手語盲文規(guī)范與推廣工作進展遲緩
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出臺通用手語和通用盲文的國家標準,不同地區(qū)使用不同手語,與國際手語也無法有效對接,先行盲文和雙拼盲文同時共存,增加了聾人、盲人溝通和學習的困難,也限制了盲聾人的國際交流。在調研中有教師反映,美國明尼蘇達州圣克勞德大學希望在中國找一名通曉英語漢語手語都懂的人,非常困難。
最近幾年,是我國特殊教育發(fā)展最快的時期,所有的問題和困難,都是發(fā)展過程中的問題與困難。我們相信,在“十三五”期間,隨著國家的扶貧攻堅戰(zhàn)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zhàn)略目標的推進,特殊教育會得到更多的重視更多的關愛,特殊教育會有新的跨越式的發(fā)展。
(本文撰寫過程中得到了全國政協教科文衛(wèi)委員會、聯絡局的大力支持,吸收了全國政協特殊教育專題調研組各位領導和專家的部分意見與建議,參閱了教育部、全國殘聯等部門的相關文獻,得到了民進中央領導和參政議政部的幫助,特此致謝!作者系民進中央副主席)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