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層涵義,首先在多元世界里面,面對不同的觀點一定要尊重。中國和美國不一樣,美國和法國不一樣,法國和中東不一樣,中東和非洲不一樣,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點。中國有幾十個省份,每一個省份都不一樣。地球有70多億人,每一個人也不一樣。不一樣怎么辦?面對差別,一定要懂得不同,要尊重不同。
我跟諸位講,我們人類發(fā)生的很多矛盾和沖突,都是因為不懂得尊重不同。很多人為什么發(fā)生爭執(zhí)?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年輕小孩喜歡討論,討論得面紅耳赤,老想說服別人,說服別人是什么?就是你要和我保持一致,你的觀點要和我保持一致,所以我要說服你。你跟我不一樣,我要說服你,這就是求同。可是我跟諸位講,和而不同,孔子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不同的。人和人的生活方式不同,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家庭的教養(yǎng)不一樣,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這是常態(tài)。
在國際上,美國喜歡拿自己的標準來看我們。當中國和他的標準不一樣的時候,他就指責。比如說信仰,西方有西方對信仰的看法,中國有中國的看法,西方看信仰的時候是一個上帝,跪在下面去祈禱,去祈求救贖,這是它的信仰,西方有這樣的信仰沒有問題。可是中國的儒家、道家、佛家不這么認為,我們認為人這一輩子最重要的救贖是命自我立,福自己求,是自強不息,跟他不一樣。當不一樣的時候,你不要拿著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就像穿衣服一樣,女孩穿裙子是衣服,男孩子穿褲子也是衣服,阿拉伯人的衣服和我們不一樣,人家的服飾也是服飾,什么意思?它是多元的。第一,面對不同的世界,多元化的世界一定要懂得尊重不同,要懂得尊重不同。這是第一個涵義。
第二個涵義,要相互學習。你和我不一樣,怎么辦?我要向你學習。比如我們對一個問題的看法。你談的跟我不一樣,首先我尊重你。你跟我說的不一樣,我尊重你。可是我要想,你為什么跟我不一樣,你為什么對問題有這個看法,我要學習你。你跟我看法不一樣的背后是不是有一些東西是我沒有看到的?是不是你看得比我深刻。所以第二個,一定要學習。大家這一生,當我們看到別人和自己不一樣的時候,別沖動,別生氣,更不要極端地攻擊,尤其是對問題的看法,我們身邊有很多優(yōu)秀的人,人家跟我們不一樣的背后是什么?人家很高明的地方,一定要懂得學習。
第三個是什么?我有我的看法,你也有你的看法,可是我要向你學習。我學習了你的智慧以后,我開始有了更高層次的認識。這個更高層次的認識,和原來的我不一樣。但是這個更高層次的認識,絕對不是對別人的模仿。注意,絕對不是對別人簡單的模仿,而是在學習別人之后的一種重新生成。大家一定要注意“生成”這個概念。生成就是我們在學習不同的見解和智慧之后,結合自己的智慧和文化,重新生成了一個更高層次的文化和智慧,和原來的自己不一樣。但絕對不是對別人的一種簡單的模仿和移植。
這就是“和而不同”的三層涵義。第一,面對多元,要懂得尊重,這本來就是一個多元的世界;第二,要懂得互相學習,每一個人、每一個民族看世界都有自己獨特的角度,一定要善于學習;第三,學習完之后要生成,在海納百川之后,生成一個更高層次的文化和智慧,這個更高層次是對原來的一種超越,而不是簡單地模仿和照搬。
這三層涵義告訴我們,第一,“和而不同”是今天全世界的相處之道。所以,世界上有很多國家一看別人和自己不一樣就想改造別人,一定要放下這個沖動。人家和你不一樣很正常,世界本來就是多元的。尤其在信仰、文化領域,一看到別人跟自己不一樣就老想抹除人家的文化,甚至從根本上想把別人的文化給肢解掉,甚至攻擊別人的文化,千萬不要這樣。世界本來就是多姿多彩的,一個花園只有百花齊放才是花園,如果被同一種植物占領了整個花園,這叫入侵。世界因為多彩而美麗,這是“和而不同”,這是多元世界的相處之道,不同文化應該借鑒、包容、尊重,這是我們應該具備的態(tài)度。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