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造成機關不良作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
(一)思想觀念因素。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機關作風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受干部思想觀念的影響。
——理想信念缺失。少數(shù)干部受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想的影響,造成信仰危機、情感困惑、精神焦慮,這樣必然會迷失方向、荒于公務。
——宗旨意識淡化。隨著思想的多樣化和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市場經濟的趨利性、金錢本位、等價交換等,逐步改變著干部的行為,執(zhí)政為民觀念在部分干部身上逐步淡然,干工作論報酬、做事情講實惠。
——思想保守僵化。隨著時代進步,雖然干部思想發(fā)生了深刻變化,但解放程度仍不夠,一些陳舊的思維定勢還沒有徹底消除。有的因循守舊,為企業(yè)、基層、群眾辦事總是抱著條條框框不放,遇到困難不去盡力想辦成事的辦法,而是從客觀上找辦不成的理由。有的不顧實際,盲目照抄照搬,敢想敢闖敢干的勁頭不足。
——工作激情退化。少數(shù)干部由于不能正視目前的某些現(xiàn)實差異,導致心態(tài)消極、安于現(xiàn)狀。少數(shù)老科長在一個單位、一個崗位,一干就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感到政治上進步無望、經濟上發(fā)財無路,工作上不僅自己不思進取,而且影響他人工作情緒。
(二)素質能力因素。有些問題,不光是思想和作風問題,還在于少數(shù)機關黨員干部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弱化,形成“本領恐慌”,影響機關效能提高。
——缺乏理論思維能力。平時不重視理論學習,淺嘗輒止,運用科學理論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工作中,缺乏先進的科學理念和舉措,超前謀劃、科學統(tǒng)籌不夠。
——缺乏實際工作能力。忽視業(yè)務知識學習,業(yè)務水平不高,導致難勝其任,總是打不開工作局面,遇到困難和問題束手無策或瞎亂操作,貽誤工作,失職瀆職。
——缺乏開拓創(chuàng)新能力。拘泥于老經驗、老辦法、老措施,對本部門、本職工作不善研究,工作平庸,難有起色、難有亮點、難有成效。
(三)體制機制因素。機關作風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究其根源,主要還在于體制機制問題。
——機構編制管理存在滯后性。目前,市直機關的人員編制是前10年核定的,隨著行政職能的進一步轉變,有的部門職能在弱化,有的部門職能在強化,但其編制人員沒有隨之調整,導致有的部門機構臃腫、人浮于事,有的部門編制不夠、人力不足。有的單位雖然職能弱化,但編制較多,一個人的事兩個人甚至三個人來做;而有的單位職能強化,但編制只有9個、10個,除去領導班子成員后,工作人員就更少,一個人要負責幾個科室的工作,勢必導致混崗和抽調二級單位人員。
——選人用人渠道存在局限性。第一,由于受編制性質和數(shù)量等因素制約,人員進出不夠暢通。近些年來,機關新進人員特別是年輕人員較少,干部隊伍結構失調。據(jù)調查,目前全市水務系統(tǒng)黨員干部共454人,平均年齡為46.8歲,其中35歲以下的21人、僅占總人數(shù)的4.6%,36—44歲的90人、占總人數(shù)的19.8%,45—49歲的228人、占總人數(shù)的50.1%,50歲以上的116人、占總人數(shù)的25.5%??傮w來看,干部隊伍趨于老化、青黃不接。
第二,由于有些干部多年在一個崗位任職,缺乏動力,缺乏活力。據(jù)統(tǒng)計,局機關在崗人數(shù)28人,其中在一個單位工作10年以上的21人、占總人數(shù)的75%;在同一崗位,任職5—9年的有10人、占總人數(shù)的36%,任職1-8年以上的有4人、占總人數(shù)的14%。
第三,由于領導和非領導職務晉升職數(shù)有限,有的工作十幾年、幾十年還是沒走上更高一級崗位,認為職務晉升與自己無緣,意志消沉。
——約束激勵機制缺乏有效性。在管理方面,還存在職責不明、關系不順等問題,有的部門內部管理不到位,沒有具體的崗位說明,崗位職責未明確到人,混崗亂崗,導致越肯干事、越能干事的人事情越多,而愉懶耍滑、不會干事的人無所事事。在監(jiān)督方面,制度建設存在一些弊端,有的部門建立制度本身就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走過場、圖形式,脫離實際,不管用;有的部門雖然制度多而全,但是執(zhí)行不嚴,失之于軟,失之于寬,在抓落實上不敢碰硬,或為了本位利益在執(zhí)行中搞“變通”,使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大打折扣,成為一紙空文。在激勵方面,尚未建立一套規(guī)范有效的考評獎懲體系,機關工作忙閑不均、苦樂不平,出現(xiàn)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現(xiàn)象。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