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禁有償補課,快刀能否斬亂麻?
那么,面對補課就不能簡單以是否有償而論,也即對學習進度跟不上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老師和學生及家長自愿的情況下,有償補課也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嚴禁有償補課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區(qū)分補課的必要性。當然,陜西省教育廳也提倡教師為學習有困難學生無償答疑輔導(dǎo),開展課前課后或假期志愿服務(wù)。那么問題來了,這種無償補課在形式上與有償補課是一樣的,在學生家長給老師送紅包還司空見慣的現(xiàn)實下,學生家長對老師的額外付出給予一定的報酬,還會廣而告之么?
再則,對于老師是不是“課堂上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wù)、課上不講課后講”,學生和家長是無法判斷的,教學管理部門也不能以有沒有補課來識別。這就需要教學管理部門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度,制定具體的考核目標并進行全面的檢查監(jiān)督。關(guān)于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在應(yīng)試教學的環(huán)境下,教學進度往往在攀比中失序,“起跑線”的遷移和超計劃的強化訓(xùn)練,使得教學進度失去了常態(tài)。這也會對老師在課堂上是不是“講完”,課后是不是還需要“繼續(xù)講”,失去了判斷標準。
當嚴禁有償補課和提倡“志愿服務(wù)”并存,這則“禁令”很可能會落空。其中涉及的最大現(xiàn)實問題是,補課無論有償或無償,已經(jīng)不是原來的對“后進”學生的補習,而是在學校與學校、班級和班級、學生與學生之間,在無度攀比和追趕下的“惡補”。而諸如“課堂上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wù)、課上不講課后講”的問題,就是在這種既成的教學生態(tài)下衍生出了的。
有鑒于此,如果不改變這種教學甚至可以說是社會風氣,那么,嚴禁有償補課,別說是教師,學生家長也未必領(lǐng)情。而要及時發(fā)現(xiàn)有償補課,在提倡“無償補課”的前提下,沒有學生家長的配合是不大可能的。補課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不是有償很可能都心照不宣。唯一能剎住的,可能僅僅是中小學校組織、要求學生參加的,以及與校外培訓(xùn)機構(gòu)聯(lián)合進行的有償補課。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