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彩文為紀念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撰寫書法“前事不忘 后事之師”。
人物簡介:盧彩文,中國遠征軍老兵,1925年11月出生,云南省騰沖市人,現(xiàn)為云南省黃埔同學會騰沖分會會長。
1942年日軍從緬甸入侵滇西后,16歲的盧彩文投筆從戎,參加了黃埔軍校第19期大理干訓團,畢業(yè)后編入國民革命軍十一集團軍參謀處任少尉情報員,被安排到騰沖、龍陵等淪陷區(qū)潛伏收集日軍情報,后因獲取重要情報被提升為中尉,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回家教書。
投筆從戎,主要是不想當亡國奴。當時侵略滇西的日軍轟炸保山城平民,釋放鼠疫、霍亂細菌,不僅燒殺搶掠,還會在老百姓的鍋、碗、水桶里拉屎撒尿,真是毫無人性。
不堪日軍的燒殺搶掠,當時不少滇西百姓爭相往山中逃難,為了不讓已經占領鄉(xiāng)鎮(zhèn)的日本人發(fā)現(xiàn),老百姓白天不敢露面,更不敢生火做飯,只有夜里才敢跑出大山找點吃的。有的不幸碰上日軍,男的不是被打死就是被抓去做苦力,女的則會被強奸,稍有不從就會被立即殺掉。
親眼目睹了太多的慘劇,正好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滇西戰(zhàn)時工作干部訓練團在大理成立,我就去報了名。當時想,我有兄弟姐妹,即便是犧牲了,還有他們照顧父母。
在干訓團,原本三年的課程因為戰(zhàn)爭的緣故壓縮到了一年,雖然知道學得不夠扎實、專業(yè),但靠著一股子愛國勁,我們都想早日上戰(zhàn)場。實際上,自從考軍校那一刻起,我們就下定了決心要為國家出力,即便獻出生命也是應該的。畢業(yè)時,我被分到第十一集團軍參謀部諜戰(zhàn)科,派到怒江西岸敵占領區(qū)騰沖一帶工作。
雖然我們經費少、人手少,但可利用的資源并不少。除了自己到處搜集日軍駐防情況外,更多時候通過當地群眾提供情報。一次在龍陵附近偵查一個日軍碉堡駐防情況,當地傣族群眾趁日軍外出主動帶我們兩個情報員到碉堡附近,那次還和一個巡邏的日軍發(fā)生了正面交火。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