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山丘上的圣城”
安布希曼加是一座樹木茂密的山莊,稱“藍色山丘”。因為這里有王宮和皇室陵寢,又稱“圣城”。幾個世紀以來,記錄了梅里納王國歷史的安布希曼加皇家藍山行宮,由安德里亞南普伊奈梅里納國王所建,是他1788-1810年執(zhí)政時的宮殿。
王宮坐落山頭,由皇城、皇家墓地和一組祭祀建筑群組成
王宮坐落山頭,由皇城、皇家墓地和一組祭祀建筑群組成, 是馬達加斯加現(xiàn)存唯一最古老而又較為完整的王宮。王宮為木質結構,建筑在石砌的臺基上,長約7米,寬6米,屋頂由一根10米長黃檀木支撐,雙層黃檀木板為壁,每塊板寬40到45厘米,厚7厘米,共計110余塊木板。從地基痕跡看,原來房屋分隔成5間,現(xiàn)室內陳設兩張木床。一張為高腳木床,須登梯而上,是國王所用;另一張木床是后妃所用。沿著墻壁陳列3個多層架,架子上有菜刀、油燈和黏土制成的碟子等物,還有當年用作爐灶的5塊石頭、一只7根叉的烤肉架。板墻上掛著國王用的一只雙刃標槍、3支單刃標槍、一把馬刀和3支牛角等兵器。
“圣城”地勢險峻,防衛(wèi)堅固。護城溝周長2500米,圍墻有7個隘口,每個隘口都修了石結構城門?,F(xiàn)存比較完好的是東面的安巴圖米桑加納城門。城門上端建有圓草頂、紅墻壁的瞭望亭。城門為單獨一塊圓石板,直徑4.5米,厚0.3米,晨開夜閉,每次開關都必須幾十人推滾。安德里亞納姆波伊尼麥利那國王于1810年死在塔那那里佛。根據(jù)他的遺囑,安葬于此,但是法國殖民局在1897年將國王的遺體移葬于塔那那里佛王宮陵墓。
每個隘口都修了石結構城門
安布希曼加的皇家藍山行宮是馬達加斯加人文化統(tǒng)一性的最重要的表現(xiàn); 安布希曼加皇家藍山行宮的傳統(tǒng)設計、傳統(tǒng)原材料和布局體現(xiàn)了至少16世紀以來馬爾加什人社會結構和政治結構; 幾個世紀以來,安布希曼加的皇家藍山行宮一直是集記錄歷史、舉行宗教活動和祈禱功能于一體的建筑群的典范。在過去的500年里,藍山行宮一直是舉行宗教儀式和祭祀的地方,同強烈的民族情感聯(lián)系在一起。藍山也一直是馬達加斯加和世界各地朝圣者前往朝拜的地方。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