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問題已經(jīng)被廣泛重視,聚焦點是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的“三個倡導”,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1](P.5)這就是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任務。要“培育核心價值觀,必須堅持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青少年階段是價值觀形成階段,是可塑性最強的時期。抓好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也就抓住了未來、管住了長遠。要把青少年價值觀教育擺在突出位置,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融入國民教育的全過程,貫穿到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各個方面。”[2]因此,培育青年人的核心價值觀是整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重要任務。由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本身具有極端的重要性,所以培育青年人的核心價值觀之意義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培育青年人的核心價值觀呢?筆者主張,培育青年人的核心價值觀須以勞動幸福觀為根基。也就是說,必須讓青年人明白,核心價值觀要建立在勞動幸福觀基礎之上。
一、勞動幸福觀的價值意蘊是尊重勞動
勞動幸福觀是馬克思倡導的根本觀點之一。它首先主張,要把尊重勞動放在首位。這是因為,勞動作為人類社會存在的基本方式,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任何時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作為社會主義最核心的主張[3],“尊重勞動”有其特殊的含義,即尊重勞動展現(xiàn)社會主義的本質(zhì)。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勞動是一切平等的根源、一切自由的根源,以及人的價值的根源。如果說資本主義堅持的是天賦人權,那么社會主義堅持的就是勞動人權。這是因為:尊重勞動反映了社會主義不同于資本主義之最根本的核心要旨。資本主義強調(diào)資本的價值,甚至唯資本至上。社會主義則把尊重勞動當作社會立法、社會公平正義以及自由的根源和終極說明??梢院敛豢鋸埖卣f,沒有對勞動的普遍尊重,社會主義就不成其為社會主義,就是虛假的社會主義。尊重勞動可以看作是社會主義最本質(zhì)的特征。所謂尊重勞動,就是要尊重勞動活動本身。從哲學上來說,“尊重勞動”至少有以下五個方面的意蘊:(1)尊重勞動就是要承認勞動具有相同的“質(zhì)的規(guī)定性”;(2)尊重勞動就是要承認勞動的無差別性和平等性;(3)尊重勞動更意味著承認勞動是人和人類社會存在和展現(xiàn)本質(zhì)的唯一方式;(4)尊重勞動是要養(yǎng)成一種尊重人的社會文化氛圍;(5)尊重勞動要強調(diào)克服勞動的異化性。這五個方面共同詮釋著尊重勞動的基本意蘊。
勞動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在馬克思看來,“勞動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間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中介、調(diào)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zhì)變換的過程”[4](P.207)。也就是說,所有勞動在本質(zhì)上都可以歸結為一種物質(zhì)變換過程。這個過程需要人的智力和體力付出,才能發(fā)生。因此,在質(zhì)底上,勞動又可以看成是一個智力和體力付出的過程。正因為如此,所以人只要進行了這種物質(zhì)變換過程,只要有勞動,就應該得到尊重。
尊重勞動是一種質(zhì)的概念,而不是量的概念。只要有勞動的付出,都應該得到尊重[5]。中國傳統(tǒng)文化講“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實際上就是講不管別人給予你的幫助大還是小,都要有感恩之心。這種感恩的心態(tài),本質(zhì)上就是承認勞動的質(zhì)的規(guī)定性的同一性。同時,尊重勞動也反映了我們對勞動的尊重,不考慮量,不考慮價值大小,只考慮質(zhì)。尊重就體現(xiàn)態(tài)度。尊重勞動就是對勞動態(tài)度的體現(xiàn)。但在很多時候,人們往往把尊重勞動與勞動的價值大小聯(lián)系起來。我們承認不同的勞動有量的差異,不同勞動在效用上是有差異的。如一個簡單的體力勞動者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一般會小于一個腦力勞動者的同等時間內(nèi)的創(chuàng)造。這里面有一個效用的問題。袁隆平和種水稻的農(nóng)民兩者的勞動效用,確實有一個巨大的差別。體力勞動者創(chuàng)造的價值是有限的。不過,當我們強調(diào)要尊重勞動的價值的時候,不是要跟勞動量聯(lián)系在一起,不是對效用的重視,而是對勞動本身、勞動者的尊重。勞動者是廣義的概念。所有的勞動都應當?shù)玫阶鹬?span style="font-size: 10px;">[6]。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整個馬克思主義的奠基石。按照這種理論,價值是一種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換句話說,抽象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曾經(jīng)系統(tǒng)闡述過勞動價值論的核心思想。他認為,如果把勞動產(chǎn)品的使用價值抽去,“它們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靈般的對象性,只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的單純凝結,即不管以哪種形式進行的人類勞動力耗費的單純凝結”[7](P.51)。在這里,“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不是一個簡單的獨斷命題,而是要為社會主義的一切公平和正義尋求終極說明。如果承認“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的話,那么這必然意味著勞動是平等的。
由于勞動的無差別性和平等性,所以必須對任何勞動都加以必要的尊重,尊重和保護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會的勞動,不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不論是簡單勞動還是復雜勞動,一切為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作出貢獻的勞動,都是光榮的,都應該得到承認和尊重。馬克思說:“有的人多用手工作,有的人多用腦工作,有的人當經(jīng)理、工程師、工藝師等等,有的人當監(jiān)工,有的人當直接的體力勞動者或者做簡單的輔助工,于是勞動能力的越來越多的職能被列在生產(chǎn)勞動的直接概念下。”[8](P.521)勞動只有內(nèi)容和形式的差異,沒有質(zhì)的區(qū)分,在質(zhì)上任何勞動都是同一的,都是值得尊重的。
盡管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有不完善的地方,但筆者認為,在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意義上去理解勞動,這一點是非常有意義的。這假設了,人類平等的根源來自勞動,而不是來自上帝。資產(chǎn)階級堅持天賦人權理論,將人的天生平等之根源最終歸結到上帝,這是用一種獨斷主義的方式去解決平等的終極原因問題。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否認這樣的宗教解釋,而堅持勞動人權論,主張從人類勞動的無差別性上去解決勞動的平等性問題,而不是有些勞動應該被尊重,有些不應該被尊重。實際上,馬克思在講勞動價值理論的時候,也是講“無差別的勞動”。商品的價值就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這是強調(diào)商品的價值來自勞動,勞動是它的基礎,這個勞動是無差別的。有差別就無法比較,無法交換了。從人權角度看,勞動人權是最根基性的人權,社會主義堅持的就是勞動人權。勞動成為社會平等的根源。
總之,馬克思勞動幸福觀以尊重勞動為根本價值意蘊。而尊重勞動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不是一個簡單的倫理范疇,而是一個勞動本體論的概念。勞動是人的本質(zhì)展現(xiàn)。勞動使人成為人的樣子,是人之所以為那個樣子的終極根源。尊重勞動才是真正地尊重人。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