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改革促進派盡早入軌
全面深化改革,讓改革促進派盡早入軌,要求選人用人制度改革,改革的根本的目的是打破固有的人事制度瓶頸,在改革決策和執(zhí)行中能夠吸納更多的改革促進派加入其中。為此,可能需要考慮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擴大公共職位的招聘范圍。擴大公共職位招聘范圍意味著,一方面,公共職位要向全社會開放;另一方面,用來招聘的公共職位本身在級別范圍和層級方面也要盡可能擴大。改革促進派具有新銳的思想、活躍的思維,公共職位招聘范圍的擴大應該盡可能包容這一群體的顯著特點。
第二,要增加公共職位的競爭性。由于沒有清楚地區(qū)分“政務官”和“事務官”的角色,所以,以往的用人體制難以擺脫按部就班、論資排輩的困境?,F在,要讓新鮮血液融入既有體制,特別要將德才兼?zhèn)涞暮笃鹬阃粕蠜Q策和執(zhí)行的崗位,就要通過合理的競爭機制來實現。要實行科學的職位分類制度,并將考任制、委任制、選任制、聘任制等用人制度分門別類地運用到不同的職位和群體中,從而在制度層面上提高選人用人的規(guī)范性和競爭性。
第三,要規(guī)范公職部門招聘,提高招聘的職業(yè)(專業(yè))門檻。中國不乏秘書當政、司機當政、領導親戚當政的例子,說的是某位領導的秘書、司機、親屬后來變成了某個部門的負責人或一把手。不少地方政府的重要職位被地方領導班子的親信“私分”,大家通過所謂“人才儲備”、“公開招聘”、“競爭性上崗”等方式,互相聘用,這種現象固然是官員腐敗的表現,但也與公職部門進入機制的不規(guī)范、專業(yè)化門檻低有直接的關聯。
第四,要推廣干部培養(yǎng)的梯隊建設制度。上世紀80年代,有一個重要制度——“第三梯隊”,如今這一群體都成為國家治理的精兵強將。在改革成為時代趨勢的今天,諸如“第三梯隊”的人才培養(yǎng)和儲備計劃也應該建立和推廣起來。這樣的制度會給年輕的改革派干部提供一種長遠預期的機會和信心,使他們在面對誘惑的時候,能夠提高選擇遵紀守法、清正廉潔的自覺性,增強他們天下為公的情懷和長遠規(guī)劃的能力。
第五,從長遠來看,要尋求建立干部的退出機制。干部用人體制本來應該是一個活的流動體系。沒有退出機制,官員的福利和特權不僅會成為國家運行的包袱和障礙,而且會嚴重阻滯新生力量及時進入和升級。目前我們的干部退出機制主要依賴“自然”、“自爆”機制和“反腐清理”運動。一個理想的體制,應該讓干部(政務官)崗位有進有出,能上能下,讓干部在退出之后仍然能夠找到自己的位置。建立干部人事制度的退出機制本身就是改革的目標,它的關鍵在于建立具有普遍性的公民社會福利制度,取代舊有的特權體制。
(作者為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政治發(fā)展與政府管理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大學國家治理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研究員,北京市中特理論研究中心項目負責人;人民論壇記者譚峰采訪整理)
【參考文獻】
①布魯斯·布爾諾·德·梅斯奎塔,阿拉斯泰爾·史密斯:《獨裁者手冊》,駱偉陽譯,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4年版。
②拉里·戴蒙德:《民主的精神》,北京:群言出版社,2013年版。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