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

中央常委要我講一下國際關系,主要是共產國際〔165〕和我們黨的關系。

我先概括地講六點看法:

一、共產國際的成立和解散,都是必要的。共產國際從成立到解散共存在二十四年(一九一九——一九四三),三個八年。毛澤東同志說它是兩頭好,中間差。兩頭好,也有一些問題;中間差,也不是一無是處。共產國際的成立,當然是必要的。它對各國黨的建立和成長起了很大的作用。后來各國黨成長了,成熟了,共產國際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共產國際在建立的初期,闡明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原理原則,推動了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發(fā)展。那時,盡管列寧有那么高的威望,但共產國際是民主集中地決定問題的,各國黨的代表可以紛紛議論,各抒所見,非常活躍。共產國際劃清了共產黨和社會民主黨的界限,也批判了“左”派幼稚病,發(fā)揚了國際主義精神,動員了各國革命人民擁護蘇聯(lián),支持了各國人民的革命斗爭和民族革命運動。

共產國際的解散也很適時。一九三五年,共產國際作了一個決議,說對各國黨的內部事務不要去干涉,以后也的確放手了一些。但是這時,共產國際的存在還需要,它在反法西斯和建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斗爭中起了積極的作用。蘇德戰(zhàn)爭爆發(fā)之后,到了一九四三年六月,共產國際就解散了。

共產國際的缺點和錯誤,特別在中期的缺點和錯誤,概括地說是:一般號召不與各國實踐相結合,具體布置代替了原則的指導,變成了干涉各國黨的內部事務,使各國黨不能獨立自主,發(fā)揮自己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

這是對共產國際的一個粗淺的總評。

二、各國的革命和建設,要靠各國人民自己的實踐。只有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本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才能使馬克思列寧主義得到補充和發(fā)展。要在實踐中總結自己的正面和反面的經驗。中國黨的經驗很豐富。中國黨雖然犯過幾次“左”的和右的路線錯誤,但也有很重要的正面的經驗。

三、各國的革命和建設,要靠各國黨自己獨立思考。只有獨立思考,才有可能避免國際的壞的經驗在本國重犯,使國際的好的經驗在本國得以發(fā)展。據我所了解,不獨立思考、盲從迷信的人是很多的,破除迷信、獨立思考是很不容易的。當然獨立思考并不等于狂妄自大,唯心武斷,拒絕國際提出的好的意見。陳獨秀〔40〕是狂妄自大、唯心武斷的。李立三〔166〕同志也是這樣,他提出奪取武漢,爭取一省數省的首先勝利;一省數省的勝利就是全國勝利的開始;打下武漢再和共產國際算帳;中國革命起來了,要蘇聯(lián)出兵;中國革命勝利,英、美、法等國的資產階級都要瀕于末日,世界革命就會起來?,F(xiàn)在立三同志看一看這些話,他自己也會發(fā)笑的。

四、各國的革命和建設,要靠各國自己獨立自主和自力更生。毛澤東同志說,兩個大國的革命勝利,即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和中國革命的勝利,都是在沒有共產國際的時候取得的。在現(xiàn)在的情況下,成立國際組織,相互間總是不容易做到平等。不僅在政治上,就是在經濟上也是如此。

五、研究國際的經驗,要全面地看問題。斯大林管事的時間長,缺點錯誤多一些,但是在斯大林那個時期也并不都是不好的。就是在共產國際中期和斯大林的晚年,他也是支持革命的多,不許革命的少。我們頂一頂,他還是可以接受一點意見,也可以含蓄地承認一點錯誤。他的懷疑一經實踐證明不對,看法也可以改變。例如他懷疑我們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懷疑我們對于帝國主義不斗爭,一到抗美援朝〔26〕,他的看法就改變了。斯大林還是講理的。當然,斯大林在中國革命問題上有錯誤,但中國革命中的錯誤主要應該由中國同志負責,犯不犯錯誤主要還是決定于我們自己。我們過去犯的錯誤已經認識了,糾正了,革命已經勝利了。六、團結高于一切,國際主義萬歲。這是原則,過去如此,現(xiàn)在也應該如此。所謂團結,是在原則基礎上的團結。有分歧,我們要從團結的愿望出發(fā),經過適當的批評或斗爭,在新的基礎上達到團結。同時批評要注意場合,要心平氣和,擺事實,講道理。如果批評或斗爭都不生效,也需要等待,需要時間。中國黨在這方面有很豐富的經驗。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八年中犯了三次“左”傾錯誤〔167〕,從遵義會議〔92〕開始到七大〔15〕,經過十年之久才解決了問題。一個黨如此,何況國際?我們要舉團結的旗幟。這主要是對于蘇聯(lián)千百萬黨員、兩億人民,各兄弟黨的黨員,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要革命的人民。

下面分幾個時期講一講共產國際和我們黨的關系。

(一)共產國際的初期(一九一九年三月——一九二七年七月)。

這個時期,共產國際的工作對于中國革命,還是有益的多。當然,也有個別的原則問題的錯誤。

一九一九年三月共產國際成立后,就派人到各國訪賢,做工作。在中國,他們不僅找了陳獨秀、李大釗〔46〕,還找過江亢虎〔168〕、黃介民〔169〕和戴季陶〔170〕;在北方找過吳佩孚〔171〕,在南方找了孫中山。中國有五四運動〔39〕的基礎,在共產國際的幫助和推動下,很快成立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黨很快地走到了群眾斗爭中去。這時共產國際討論中國問題的次數也逐漸多起來了。一九二○年的第二次代表大會,一九二一年的第三次代表大會,都討論了東方革命問題。一九二二年共產國際第四次代表大會認真討論了中國革命問題,以后就大量吸收中國的知識分子到莫斯科去學習。一九二三年共產國際作了關于國共合作的決議,決定中國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同時共產黨保持自己的獨立性;還討論了中國搞土地革命的問題,并發(fā)來了指示。一九二三年六月,中共召開三大〔172〕。當時黨內有“左”的和右的兩種思想:一種以陳獨秀為代表,認為中國現(xiàn)在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這種革命應該由資產階級領導,無產階級只是幫忙,民主革命中無產階級領導權的問題根本沒有提;一種以張國燾〔173〕為代表,認為中國共產黨員只能少數人加入國民黨,工人不能參加。實際上,這兩種思想都是不要無產階級領導權的。黨的四大的決議對這兩種思想都批評了,但是并沒有解決問題?,F(xiàn)在看來,批評也沒有重點。當時群眾斗爭已經轟轟烈烈地開展了,但是在陳獨秀機會主義的領導下,在關鍵問題上掌不好舵。國民黨第二次代表大會時,國民黨內的右派已經比過去囂張得多,如西山會議派〔174〕。但在此以前廣東打商團〔175〕,東征陳炯明〔160〕等等,左派力量大大發(fā)展。當時的政策應該是支持左派,排斥右派,這是有可能實現(xiàn)的。但陳獨秀卻要讓右派回去,并且要保證他們在國民黨二大上當選,結果右派的氣焰高漲。在軍事上,我們也讓步。蔣介石進攻,我們黨沒有警惕,他制造了三月二十日的中山艦事件〔158〕,把我們黨在軍隊中的力量搞掉了一部分。當時我們并不是沒有力量,應該反擊,但是沒有反擊。結果使我們黨在軍隊中的力量僅僅留下了一個獨立團〔176〕,這個團到了武漢發(fā)展成兩個師。北伐的時候,我們應該爭取群眾,爭取軍隊??墒牵@邊北伐,那邊上海的《向導》反映陳獨秀的主張,反對北伐,說現(xiàn)在是軍閥戰(zhàn)爭,廣東不應該北伐,應該防御,應該搞群眾斗爭。我們黨放棄了對北伐戰(zhàn)爭的領導。土地革命轟轟烈烈起來了,毛澤東同志的文章〔177〕之后,但是黨中央不支持。當時,陳獨秀的確有點怕革命,怕群眾。當時共產國際執(zhí)行委員會也對我國階級力量的分析都有錯誤。特別是一九二七年五月第八次會議,認為資產階級都叛變了。到了武漢政府叛變〔178〕之后,共產國際又認為,小資產階級也離開革命了。在領導權問題上,一九二四年國共合作的時候,無產階級的領導已經有了雛形,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召開,共產黨已經起了領導作用。本來我們應該在廣東革命政權的時候就抓軍隊,而且這是完全可能的,但是黨中央在那個時候放棄了領導權。這時列寧去世了,斯大林跟他們黨內的反對派斗爭很激烈,對中國革命的情況不大了解,方針也不大明確。當時我國革命的中心在廣東,黨的中心也應該在廣東才好領導。但是黨的中心在上海。請陳獨秀到廣東去,他也不去。兩個中心常常發(fā)生矛盾。直到打下武漢很久,黨的中心才移到武漢。所以,第一個時期還是中國黨的領導人應負更多的責任。那時,毛澤東同志的威信還沒有建立,也不可能建立。當時黨的領導人員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水平也不高,還有各種派別性,陳獨秀的家長制作風更助長了派別性,這就影響了黨在政治、思想上的發(fā)展。

(二)共產國際的中期(一九二七年七月——一九三五年七月)。

這個時期,共產國際基本上是錯誤的,對我們中國黨影響最大。一九二七年七月,武漢政府叛變革命,陳獨秀投降主義路線破產。在這樣一個緊要關頭,七月,共產國際執(zhí)行委員會給中央來信。這封信強調了革命的前途,而對革命的動力和階級關系分析得不正確,說中國的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都叛變了。對革命的任務,提出了七條:第一,退出武漢政府;第二,發(fā)表宣言;第三,不要退出國民黨,在國民黨內搞左派;第四,工人斗爭;第五,武裝工農;第六,黨可能轉入地下;第七,反機會主義。這七條,對搞軍隊、搞地方政權和深入土地革命沒有重視,而當時恰恰應該是搞軍隊、搞地方政權和深入土地革命。

反對陳獨秀的機會主義,聯(lián)系到組織問題。共產國際派來的鮑羅廷〔179〕直接干涉中國黨的內部事務,在一次政治局會議上組織了一個臨時中央常委。這是倉促通過的。七月十三日中央有個聲明,只提了退出武漢政府。當時我們黨還有一點武裝力量,如葉挺的部隊〔180〕,所以決定舉行南昌起義〔181〕。南昌起義的目的是南進汕頭,占領???,然后到廣州。南昌起義本身是正確的,但在領導思想上有錯誤:單純軍事行動,中心是城市觀點,沒有跟當地農民結合起來建立根據地的思想。當時,共產國際派了幾個人來,在羅米那茲〔182〕的指導下,在漢口召開了八七會議〔183〕。八七會議在反對機會主義這一點上是痛快淋漓的,但在怎樣跟土地革命結合起來,深入群眾斗爭,建立軍隊、政權、根據地這些重要問題上沒有作出正確的總結和指示,沒有提出明確的任務。張?zhí)住?84〕到汕頭給我們傳達八七會議,只批評了機會主義,沒有提出如何做的問題。我自己當時是城市觀點,沒有從上海起義和南昌起義中取得經驗,上山搞農村斗爭。

責任編輯:周艷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