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秦國為了拆散合縱聯(lián)盟,派使臣犀首到齊國、魏國進行間諜活動。犀首用欺騙的手段說服了齊國和魏國,并聯(lián)合齊國和魏國共同攻打趙國。趙國遭到齊國和魏國的攻擊之后,趙王非常惱怒,嚴厲責備了蘇秦,說當時你讓我們六國進行合縱,如今齊國和魏國為什么要來攻打我呢?蘇秦也感到很害怕,就以聯(lián)合燕國報復齊國為借口,向趙王請求出使燕國,趙王答應了蘇秦的請求,蘇秦離開趙國之后到達燕國,六國的合縱聯(lián)盟基本上就徹底瓦解了。秦惠王把他的女兒嫁給了燕國太子為妻,這樣一來,秦國就連結了燕國的勢力,而這一年燕文侯去世,太子繼承君位,也就是燕易王。
燕易王剛剛繼位,齊宣王就趁燕國治理喪事之際攻打燕國,先后攻克了十座城池。燕易王對蘇秦說,以前先生到燕國來,先王是資助先生去見趙王,于是才約定了六國的合縱聯(lián)盟,現(xiàn)在齊國先是攻打趙國,接著又攻打燕國,燕國因為先生的緣故而被天下人恥笑,先生能為燕國再收復被侵占的城池嗎?蘇秦聽了燕易王這番話,也感到比較慚愧,就對燕易王說“請讓我替大王收回失地”。我們來看蘇秦是怎樣讓齊國再把燕國的失地歸還燕國的。
蘇秦前往齊國求見了齊宣王,見到齊宣王之后,蘇秦對齊宣王拜了又拜,俯身向齊宣王表示慶賀,然后挑起頭來說,我這次來是向齊宣王表示哀悼的,齊宣王就說為什么慶賀與哀悼相繼這么快呢?蘇秦說,我聽說饑餓的人之所以寧可饑餓而不吃烏頭這種有毒的植物,是因為它雖然能填飽肚子,但是和餓死沒有什么差別。如今燕國雖然弱小,但是燕王卻是秦王的小女婿,大王得到了十座城池的利益,卻與強大的秦國長期結下了怨仇,如今使弱小的燕國像大雁一樣在前飛行,而強大的秦國在它后面掩護,因而招來天下的精銳部隊攻擊你,這和吃有毒的烏頭有什么差別呢?
齊宣王聽了蘇秦的話,神情變得凄愴而且嚴肅,就對蘇秦說,既然是這樣,那怎么辦呢?蘇秦說,我聽說古代善于處理事情的人能夠轉災禍為吉祥,變失敗為成功。如果您能聽從我的意見,馬上歸還燕國的十座城池,那么燕國無緣無故得到十座城池一定會很高興,秦國知道是因為自己的緣故使,齊國歸還了燕國的十座城池,也一定會很高興,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放棄仇敵而建立牢不可破的友誼。燕國、秦國都來侍奉齊國,大王號令天下就沒有敢不服從的,這樣大王以虛情假意依附秦國,卻用十座城池得到了天下,這是建立霸王的功業(yè)。齊宣王聽了蘇秦的這番話之后,覺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就將占領燕國的十座城池還給了燕國。
蘇秦在說服齊宣王的時候,一開口是運用了一個戲劇化的手段,他先是向齊宣王表示祝賀,緊接著就向齊宣王表示哀悼。這種戲劇化的手段讓齊宣王吃了一驚,并馬上對蘇秦接下來的表現(xiàn)格外重視起來。蘇秦用這種戲劇化的手段破局,為接下來說服齊宣王做好良好的鋪墊。在正式說服齊宣王的過程中,蘇秦也用到了人們“寧可饑餓,而不吃有毒的烏頭”這樣一種精彩的比喻,說明了權衡利害關系的重要性。
接下來蘇秦就向齊宣王指出燕國國君與秦國君主的姻親關系,點名了齊國侵犯燕國的利益就等于侵犯秦國的利益,齊國侵犯了燕國,就使自己成為燕國和強大的秦國的死敵。隨后,蘇秦站在齊國的立場上,向齊宣公指明歸還占領燕國的領土,與燕國和秦國締結友好關系,更符合齊國的根本利益。齊宣王最終被蘇秦說服,心甘情愿地歸還了占領的燕國土地。齊國花費了很大力氣攻占了燕國的十座城池,卻在蘇秦的一番搖唇鼓舌之下又乖乖還給了燕國,蘇秦的厲害由此可見一斑。
齊國的國君聽信蘇秦,但是齊國有很多人非常厭惡蘇秦。所以有人就誹謗蘇秦,說蘇秦是一個左右搖擺、出賣國家、反復無常的小人,以后一定會引起紛亂的。蘇秦聽到別人詆毀自己的話,也知道自己在齊國是不受歡迎的,所以害怕在齊國遭受迫害,就返回燕國。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