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與思考】
銀行職員攬儲給一些職員下任務、訂考核指標本是正當業(yè)務范圍之內,即使是動員親戚、同學、朋友到自己工作的銀行存款也無可非議。但像曝料中的這位地方國資委領導卻是利用自己工作之便,私自為妻子供職銀行提供便利,承攬巨額國企存款,就是損公肥私,為己牟利的違紀違規(guī)行為,定會受到組織調查和嚴肅處理。
從調查看來,這位官員幫妻攬儲的數(shù)億存款資金,并非國企自有資金,大多是銀行貸款而來,高息貸款,低息存款,想想這筆賬咋算都是虧本的買賣,為啥還要把錢往那家銀行存?倒是讓這個不大的銀行支行看似存款業(yè)務一路飆升,業(yè)績“輝煌”,但實際上企業(yè)受損,國家受損。
這位領導為妻攬儲,利用的是分管國企財務管理之便,其妻吸收數(shù)十億存款的“輝煌”業(yè)績當然來源于丈夫違紀之下的“鼎力”協(xié)助,當然不排除有銀行業(yè)績考核下個人獲得高額“獎勵”之嫌。因此,希望組織、紀檢部門嚴肅處理領導干部為家屬違紀攬儲之,也警示一些企業(yè)以后不能違規(guī)把國家資金給領導家屬“幫忙”。否則,如果企業(yè)、國家資金受損,“幫忙”者當然也難脫干系。
隨著股市的逐漸復蘇,以及互聯(lián)網金融的興起,銀行相對較低的利率,對資金的吸引力越來越低。為改變資金搬家的窘境,各商業(yè)銀行必然會想方設法吸收存款,“吸儲”的誘惑會越來越大??梢哉f,留給相關部門的時間,并不充裕。因此,有關方面必須要盡快采取措施,切實整治“以權吸儲”。
整治“以權吸儲”,一方面要嚴懲存量。對于靠“以權吸儲”牟利的干部,要嚴肅查處、從嚴懲戒、絕不姑息,達到處理一起,警示一群的效果,讓官員不敢“以權吸儲”。另一方面,更要預防增量。“以權吸儲”之所以大行其道,歸根到底是權力沒有裝進制度的籠子里。試想,如果官員的所有決策都要簽字背書,誰還敢以身試法?因此,有關方面更要通過合理決策制衡機制,讓官員不能“以權吸儲”。
歡迎繼續(xù)關注經典案例。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71.cn,違者必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