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塵孤煙的湘贛邊界,水盤公路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最高海拔1400多米,地處高海拔崇山峻嶺中,地勢險峻,環(huán)境惡劣,路陡彎多,而且塌方、泥石流有如家常便飯,每年還有兩個月的冰凍期……這條路被稱作株洲市的一條“天路”,張愛平、何仁秀夫妻倆頂著風吹日曬,冒著霜打雨拍,辛勤勞作在公路上,用汗水和生命保障著公路的暢通。
3月下旬,山腳下已是春暖花開。在水盤公路上卻感受不到一絲春天的氣息,這里寒風凜冽,張愛平、何仁秀正用鐵鍬在路上清理前一天夜里塌方垮下的碎石。
張愛平說,幾乎每天都要上路清理,特別是彎急下坡路段,每天要去幾次,總擔心這些地方出事故。
張愛平夫妻在水盤公路從事養(yǎng)護工作的16年,是變與不變的16年。
變化的是52公里長的公路路況,不變的是夫妻倆愛路如命的執(zhí)著之情。
1.16年堅守"天路" 一輩子做好養(yǎng)路一件事
在湖南株洲炎陵縣境內的水盤公路(炎陵縣水口鎮(zhèn)至江西遂川縣營盤鄉(xiāng))上,常年都能看到一男一女揮舞著鐵鍬清理路面和水溝的泥石,他們就是夫妻養(yǎng)路工張愛平、何仁秀。
水盤公路全長52公里,是在湖南海拔最高的酃峰腳下,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有株洲的天路之稱,地勢險峻,道路崎嶇,人跡罕至,是株洲最南邊通往江西的唯一通道。原來的養(yǎng)路工人在這里堅持不過兩三年,最少的只呆了3個月,但張愛平、何仁秀夫婦從1999年初開始,堅持下來一干就是16年。16年來不變的是對這條公路的感情。張愛平說,夫妻在水盤公路上工作,看著公路變化成現在的樣子,對這條公路充滿了感情,他們愛路如命。
他們夫妻是株洲炎陵縣交通運輸局下屬的養(yǎng)路公司員工,丈夫張愛平今年58歲,從18歲開始養(yǎng)路,干了40年,妻子何仁秀今年56歲,結婚后一起干了33年。路人常說,他們夫妻是一輩子只干了一件事——養(yǎng)路,一輩子就做了一種人——養(yǎng)路工。但覺得張愛平、何仁秀夫婦,既然選擇了這一行,他們把路修好了,也算是在做積善行德的好事吧。
2.300多次與死神“擦肩” 執(zhí)著養(yǎng)路情讓他放棄離開念頭
炎陵全縣的養(yǎng)路工人們都清楚,選擇了養(yǎng)護這條公路,就選擇了艱辛,選擇了危險。這條路上的巖層松散得有點“邪門”,不分晴雨,塌方常常不期而至,每年大小不下60次,張愛平、何仁秀夫婦因此在路上被困過好多次。
曾經有記者采訪時問他:“張師傅,你們夫妻這輩子遇到最危險的是什么事?”張愛平跟他講了兩次經歷。一次是2006年5月的一天,他們正在水盤公路黃草路段清理塌方和整理水溝,突然遭遇公路上方泥石流,經驗豐富的張愛平大聲提醒老婆,“快跑!要塌方了。”塌方瞬間就來了。張愛平猛地把她往外面推了一把。她剛到安全的地方,只聽到“轟”的一聲沉悶的巨響,身后剛才工作的地方發(fā)生了塌方。張愛平的左腳被石頭擊中,摔倒在地。他老婆不顧一切把他從亂石的漩渦中搶出來。
另一次是2007年的夏天,暴雨后發(fā)生了大塌方,路上全被堵了,張愛平戴著安全帽在指揮鏟車工作,突然一塊滾下來的石頭砸中他的頭,安全帽被打破了一個大洞,掉到了地上?;貞浲拢稳市闳耘f心有余悸。
“自己有多少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張愛平翻開自己的記事本,像是在努力回憶著那些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事,那一年25次,那一年63次……這些年來,像張愛平列舉的突發(fā)事故,他們夫婦曾先后歷險300多次。
10多年來,也曾有人問張愛平否想過離開這里,“想過,但這條路總得有人養(yǎng)護呀!”基本上每次張愛平都是這樣回答別人的。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