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韋共和國,位于非洲南部,是南部非洲重要的文明發(fā)源地,面積約39萬余平方公里,人口約1300萬(2008年),黑人占總?cè)丝诘?9%,主要有紹納族(占79%)和恩德貝萊族(占17%)兩大民族。津巴布韋58%的人口信奉基督教,40%信奉地方宗教,1%信奉伊斯蘭教,英語是津巴布韋的官方語言,主要語言還有修納語和恩德貝萊語。
姆班德舞蹈反映出紹納人對自然的一種認知和崇拜
紹納人是津巴布韋人口中占多數(shù)的民族之一。有544萬人(1978),約占全國人口77%,為國內(nèi)第一大族。屬尼格羅人種班圖類型。使用紹納語,屬尼日爾-科爾多凡語系東南班圖語群。多信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約在13世紀,處于南遷過程中的班圖人的一支并入津巴布韋,分布在贊比西河和林波波河之間的高原地區(qū),即紹納族支系卡蘭加人。接著,紹納族其他支系如羅茲維人和科雷科雷人等相繼進入,并從津巴布韋中部高原逐漸向四面擴展。至15世紀前后,馬尼卡人和恩道人等紹納族支系也進入這一地區(qū)。13~17世紀,卡蘭加人曾在津巴布韋建立著名的莫諾莫塔帕王國,其版圖在最強盛時曾達現(xiàn)今莫桑比克南部和博茨瓦納東北部。全國分為若干省,由國王的權(quán)臣統(tǒng)治,臣民用公牛交納貢賦??脊艑W(xué)家在津巴布韋發(fā)現(xiàn)200多處文化遺跡,包括著名的大津巴布韋石城遺址,表現(xiàn)出中世紀紹納人的高度文明。紹納人當(dāng)時以農(nóng)牧為生,并已掌握煉鐵、煉金技術(shù)。17世紀末,羅茲維人逐漸強大,滅莫諾莫塔帕王國,建立羅茲維王國,統(tǒng)治了大部分津巴布韋地區(qū)。
姆班德舞蹈不同于其它基于鼓點的東非舞蹈形式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