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肖主任,您好!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首次以依法治國為議題,在我們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義。您能否從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角度,談談依法治國的理論意義?
肖楓:好的。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和無產階級專政理論是不斷發(fā)展的。人民民主專政理論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它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實踐中又獲得了新的重大發(fā)展。這次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從一定意義上說,這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人民民主專政理論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一、堅持人民民主專政與依法治國相統(tǒng)一
記者:我們知道,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包括無產階級專政理論和人民民主專政理論,是共產黨人的“壓艙理論”。在當今新的歷史條件下,總體上我們應如何看待和對待馬克思主義這個經典理論呢?
肖楓: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待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簡單地“堅持”問題,而是同時存在著如何“認識、繼承和發(fā)展”這么三個方面的問題。這是鄧小平早就提出來了的問題,只是因為宣傳得不夠,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
1989年5月鄧小平會見戈爾巴喬夫,談到過去中蘇論戰(zhàn)時說:“雙方都講了許多空話”。他接著說:“馬克思去世以后100多年,究竟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在變化的條件下,如何認識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沒有搞清楚。”并強調:“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必須根據(jù)現(xiàn)在的情況,認識、繼承和發(fā)展馬克思列寧主義。”這意味著,對于忠誠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來說,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既要堅持不丟“老祖宗”,又要努力講出“老祖宗”沒講過的新話,與時俱進地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對整個馬克思列寧主義如此,對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和無產階級專政理論也一樣。
記者:有人說,馬克思主義認為國家是階級斗爭不可調和的產物,它是階級統(tǒng)治的工具,因此國家總是意味著暴力、強制和專政。您怎么認識這種觀點?
肖楓:馬克思主義認為,國家有兩種職能:階級職能和社會職能,或稱政治職能和非政治職能。階級職能反映不同階級與利益集團之間的不可調和的矛盾和對立斗爭,社會職能則反映不同階級與利益集團之間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聯(lián)系。
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還認為,國家的“政治統(tǒng)治”是以執(zhí)行其“社會職能”為基礎和前提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國家的“政治統(tǒng)治到處都是以執(zhí)行某種社會職能為基礎,而且政治統(tǒng)治只有在它執(zhí)行了它的這種社會職能時才能持續(xù)下去”。如果只強調國家的“階級統(tǒng)治”和“政治統(tǒng)治”職能,只強調“暴力專政”這一面,而忽視國家的“社會職能”,這顯然是片面的。恩格斯強調,國家“只有在它執(zhí)行了它的這種社會職能時才能持續(xù)下去”,這對于已經執(zhí)政的共產黨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是我們當前要完成“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目標的重要理論依據(jù),也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和無產階級專政學說的重要課題。
記者:那么,無產階級專政的實質是什么?有人說是暴力,或者說主要是暴力。這種說法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原意嗎?
肖楓:任何國家都不能沒有強制,國家必須擁有強制的手段和工具,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當然也不例外。但是,如果認為無產階級專政的實質僅僅是暴力和強制,那完全是一種曲解和誤讀。列寧曾明確指出:“無產階級專政的實質不在于暴力,而且主要不在于暴力。它的主要實質在于勞動者的先進部隊、先鋒隊、唯一領導者即無產階級的組織性和紀律性。”這就意味著無產階級專政必須堅持作為“勞動者的先進部隊、先鋒隊”的共產黨的領導,必須講法制、講秩序、講組織紀律、講公平正義,講社會穩(wěn)定,一句話要講“依法治國”。專政如果脫離了法制,破壞了民主,必將變成“無法無天”的獨裁,會引起社會動蕩,甚至釀成民族災難。在這方面,蘇聯(lián)和中國都是有深刻的歷史教訓的。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