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個數(shù)還是不太好說明問題,那么我們就拿其中一個最能說明問題的制造業(yè)。中國現(xiàn)在叫做世界工廠,世界制造業(yè)的中心,世界經濟發(fā)展的火車頭和發(fā)動機。二戰(zhàn)以來一直都是美國、日本、德國叫,現(xiàn)在叫到中國頭上。而且不僅僅是中國制造了,已經是中國創(chuàng)造了。我舉一組數(shù)據大家就可以看到,我們是一個多大的體量,2013年我們國家生產了37億噸煤,24億噸水泥,10億噸鋼材,產了6億噸糧食,5.2萬億千瓦時的發(fā)電量,1.2億立方米的天然氣,2.1億噸的石油,1億噸的化肥。我們去年是15億臺手機,2.7億臺電腦,1.4億臺電視機,1億臺冰箱,2200萬臺車。而且這個生產量絕大多數(shù)都被我們自己消化掉了,這是從經濟總量上講。
我們再看一個數(shù),進出口貿易額,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進出口貿易額,我們在60多年新中國成立的時候是11億。到了30多年前改革開放初期的時候,1978年我們是206億。到去年2013年底我們已經接近4.2萬億。4.2萬億什么概念?全世界第一。全世界去年貿易總量,貨物貿易量25萬億,我們4.16萬億,已經接近于20%,去年美國是3.91萬億,排在第二,也就是去年我們進出口貿易,從貨物進出口這個角度講,第一次超過美國列居世界第一。這是貨物進出口。
還有一個就是服務貿易,這是我們一個新概念。中國的服務貿易起步很晚,基本上到這個世紀才開始,但是發(fā)展很快,去年我們已經達到了6600億美元,這已經在世界上排到第三位,而且我們增幅很快,每年是27%左右的增幅。按照這個速度,我們大概還有五年時間,在服務貿易上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頭號。
去年我們國家實際利用外資是1200億,我們改革開放這30多年來,我們國家累計的實際利用外資已經超過14000億。
另外一個可以說明問題的,去年我們的流動性,去年有1.3億到我們國家來,我們出去也有1億,今年很可能達到1.2億。
再有一個能說明問題的就是外匯儲備。外匯儲備我們國家剛成立的時候8萬美元,1949年幾乎沒有。因為外匯儲備都被老蔣帶到臺灣去了,包括黃金。所以那年我們只剩下8萬美元。到了30多年前,改革開放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國家外匯儲備是1.67億美元,到去年底我們是3.8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去年全世界12萬億,我們是3.8萬億。排在第二位是的日本,日本僅有2.4萬億,我們是在2004年的時候超過日本的,這些年來我們一直是世界第一位。
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一個基本的經濟規(guī)模。而且讓國外很多人感到不舒服的,或者說感到很大壓力的還不在于我們現(xiàn)在有多大一個體量,還在于我們的發(fā)展速度,我們改革開放這30多年來平均8.9%的發(fā)展速度,同期的世界經濟增長速度3%左右,我們高出世界平均水平6個百分點左右,而且這個勢頭還在繼續(xù)。
他們感到壓力另外還有一點,就是中國的發(fā)展還看不到盡頭,還有無窮的潛力。也就是說是這一切的東西,可以講中國現(xiàn)在是一個可以產生一點影響,可以負一定責任的社會主義大國。也就是說我們現(xiàn)在有這個自信,有這個底氣敢提出中國夢,而且敢說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更接近于這個偉大目標的實現(xiàn)。
但是問題馬上就來了,這個夢能不能順利地圓?它會遇到哪些挑戰(zhàn)和機遇?十七大報告里面有一段話,大家搞宣傳都非常熟,叫做“我們國家的發(fā)展機遇前所未有,挑戰(zhàn)也前所未有,機遇大于挑戰(zhàn)”。習總書記上來以后,又把這句話稍微改了一下:“機會稍縱即逝,抓住了就是機遇,抓不住就是挑戰(zhàn)。”
但是這些挑戰(zhàn)是你必須面對的,中國能不能如期實現(xiàn)兩個百年的目標,是有很大的風險的,有很多不可測的東西的。原來我們曾經預期過,比如環(huán)境的問題,比如能源的問題,比如人口的問題?,F(xiàn)在看來這些都沒有成為阻力,我們都在發(fā)展中解決這些在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問題。但是現(xiàn)在有一個大的麻煩,就是在實現(xiàn)和維護國家統(tǒng)一方面,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我們的的確確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和壓力,包括藏獨、疆獨、蒙獨,包括海洋問題等等。而且我們現(xiàn)在是在全世界遇到了挑戰(zhàn)。
當然這個問題要辯證地看,現(xiàn)在很多人講說多少年前中國從來沒聽說過今天在這兒被劫了,明天在那兒被搶了,后來又在哪兒被殺了。我們過去才有幾個人出國?我們現(xiàn)在一年一個億的人口在國外,你現(xiàn)在的利益在全世界,所以這個情況不一樣了。美國作為世界頭號強國所遇到的一系列麻煩,我們逐漸都會遇到,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包括港澳臺存在的一些問題,將是我們能不能如期實現(xiàn)中國夢的一個巨大挑戰(zhàn)。
十八大以后,中央調整了中央對港澳事務的領導小組,我們港澳臺這塊有兩個小組,對臺叫對臺工作領導小組,港澳叫做港澳工作協(xié)調小組。港澳是張德江同志主抓,有一次他召集我們這幫人開座談會的時候就講:“航船就要到港了,但是一定要切忌陰溝里翻船。”當時香港普選問題還沒有凸顯出來。當時他就提到香港很可能是一個引發(fā)點,一國兩制在香港會是一個長期性的考驗,會有很多不測的東西,必須預做準備,后來果然許多的事態(tài)證明了這一點。所以臺港澳的一些問題的的確確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而且平時在我們的宣傳工作中,很多也會涉及到這方面的政策問題,所以我簡單做個介紹。
我們先講臺灣問題。臺灣問題肯定大家聽過無數(shù)次了,但是我想換一個角度,從歷史到現(xiàn)實來講,這樣可能歷史的脈絡,包括未來的趨勢可以看得更清楚一點。
我們把臺灣問題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到現(xiàn)在,我把它分為五個大的階段,包括兩岸關系的發(fā)展。當然臺灣問題首先得做個定性了,臺灣問題是什么?研究這個問題極其麻煩。港澳臺政策上有很多大家頗為費解的、解釋起來很拗口的東西,比如說香港、澳門,大家都知道我們在宣傳中經常講英國人對香港實行了156年的殖民統(tǒng)治,葡萄牙人對澳門實行了446年的殖民統(tǒng)治。這是常說的事,但是我們從來不說香港、澳門是殖民地。一方面又說它受殖民統(tǒng)治,另一方面又不承認它是殖民地。另外我們從來不說收回香港、收回澳門,我們怎么說?標準性的說法叫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道理很簡單,我們從法理上只能把它界定為被占領領土,也就是我們從來沒有承認過我們對香港、澳門喪失過主權,只不過由于英國和葡萄牙對香港、澳門的非法占領,我們對它們的行使主權被迫中斷,那么我們收回它就是對它恢復行使主權,這是規(guī)范性的說法。為什么不能承認它是殖民地?道理很簡單,如果承認它是殖民地,那么就得承認它有非殖民地化的前途。民族自覺理論是我們也認可的,美國總統(tǒng)威爾遜提出來,我們革命導師列寧也提出來,這是我們認可的。如果我們按照民族自覺的理論,殖民地有什么前途?有,住民自覺的前途。就是說當?shù)氐睦习傩湛梢酝ㄟ^公民投票來決定它的走向。既可以選擇回歸,也可以選擇走向自治或者獨立。因為香港獨立、澳門獨立是我們絕對不能允許的,所以我們講恢復行使主權,把它叫做被占領的領土。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