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憲法宣誓,代表宣誓人內(nèi)心的承諾”
《決定》中提到: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凡經(jīng)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
對于這一表述,知名憲法學者、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秦前紅認為“很有必要”。
“對于這一制度,此前很多法律界學者都曾呼吁過。”秦前紅說,國家公職人員尤其是國家領(lǐng)導人對憲法宣誓,是國際上比較通行的制度,大多數(shù)國家在宣誓時都會對憲法宣誓,很多國家不僅僅是國家領(lǐng)導人,地方的重要領(lǐng)導人也要在就職前對憲法宣誓。
秦前紅說,向憲法宣誓,代表著宣誓人內(nèi)心的認同,可約束宣誓官員的良心,同時宣誓也是公開的,是向公眾表態(tài),這是宣誓人向公眾做出的承諾,“有個有形的和無形的約束。”
秦前紅說,提高憲法權(quán)威,引入宣誓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同時,領(lǐng)導人宣誓是很重要的政治活動,在正式場合通過儀式化的活動營造出一種莊嚴感,能起到很好的引導遵守憲法和維護憲法的作用。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焦洪昌說,雖然憲法宣誓制度看起來只是一種形式,但卻可以通過這種儀式化的程序,強化人民賦予的權(quán)力、對憲法和法律的敬畏之心,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賦予一種嶄新的時代形式。
國家工作人員宣誓內(nèi)容是什么?
《決定》提出,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那么,誰來主持宣誓儀式?宣誓時穿什么衣服?國家工作人員宣誓誓詞是什么?在什么場地宣誓更凸顯莊嚴?這些都成了群眾議論的熱點。
在《決定》公布前,國家工作人員雖無正式向憲法宣誓制度,但盤點發(fā)現(xiàn),各地區(qū)零散的宣誓活動早就存在。不過,宣誓的形式、對象和內(nèi)容差異還是很大的。
2004年河南省滎陽市開地方行政官員宣誓就職先河
時任滎陽市長楊福平手持《憲法》,在232名人大代表的見證下,面對國徽宣誓就職。2006年8月廣州市“以后當了官,永不貪污”
該省海關(guān)、地稅、國稅等行業(yè)的300名青年公務員宣誓就職。誓言為“以后當了官,永不貪污”。
2004年11月江蘇省公務員面向周恩來銅像宣誓
該省省級機關(guān)被錄用公務員出任培訓班的77名學員,面對周恩來銅像宣誓就職。誓言為“終生為人民服務,甘當人民公仆”。
2006年8月合肥包河區(qū)向包公宣誓廉潔
該區(qū)100多名科級干部的宣誓活動別開生面,2006年8月他們向包公宣誓“廉潔奉公,防腐拒變”。
2010年2月湖南瀏陽市萬人齊聲宣誓
時任湖南瀏陽市長梁仲帶領(lǐng)萬名公務員面對國旗高舉右手,齊聲宣誓“開創(chuàng)‘高速時代’,實現(xiàn)‘兩個富裕’(富裕瀏陽人民,富裕瀏陽財政)”。
北大法學院教授湛中樂說,“此次規(guī)定國家憲法日,并要求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是表達對憲法和法律的尊重,但更重要的是對憲法的遵守。所以《決定》中‘一切違反憲法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和糾正’,這句話更具意義,明確了對違憲行為的追責,非常值得期待。”至于宣誓的誓言,不少專家均稱,宣誓的誓言與宣誓的主體密切相關(guān),宣誓的細節(jié)也非常重要。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