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人民日報》10月28日報道,為了增強全社會的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加強憲法實施,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關于設立“國家憲法日”的決定草案10月27日提請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草案將現(xiàn)行《憲法》公布施行的日期12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決定國家每年12月4日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
包括我國在內,在世界所有國家,憲法都是一國的根本大法。它規(guī)定了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制度,即社會制度、國家制度的原則和國家政權的組織,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內容。憲法在一個國家的全部法律中具有最高的權威和最大的效力。它是制定其它法律的依據(jù)。在一個正常的法治國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的行為都必須予以嚴肅追究和糾正。
按理說,全面貫徹實施憲法,肯定是我國雄心勃勃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首要任務和基礎性工作。全體國民對憲法的知曉、認知、理解,以及由此產(chǎn)生出的憲法觀念和意識,對于保證憲法的全面貫徹至關重要。然而,毋庸諱言,我國相當多的國民事實上并不知道憲法,也不知道憲法的極其重要,而且那些雖然知道憲法的國民對憲法的認識還有待于提高。這就意味著我國亟需給13億全體國民進行憲法宣傳、教育,讓憲法盡快走進所有國民的心中。
開展國民憲法宣傳、教育,首要的是設立“國家憲法日”。通過設立這個國家日,并通過傳統(tǒng)新聞媒體和新媒體進行廣泛的宣傳、教育,普及憲法事實,讓全體國民知道憲法及其極其重要性,從而自覺地形成憲法意識和觀念。其次,要在大中小學里進行系統(tǒng)的憲法教育。比如,小學可以在“國家憲法日”開展孩子們能夠接受的憲法教育活動;中學除了在《思想品德》(初中)和《政治》(高中)課程教學中系統(tǒng)進行憲法教育,還可以在其它各科課程教學中滲透憲法教育,并舉行憲法知識問答競賽;大學則可以專門開設全校性的《憲法》通識課,用案例分析等強化學生的憲法認知。這樣,經(jīng)過十多年的宣傳、教育,憲法一定會深深地扎根全體國民的心中。
進一步來說,開展全民憲法宣傳、教育,除了要讓全體國民知道憲法及其重要性,還須要讓全體國民知道“憲法絕不是單單寫在紙上的,更不是束之高閣的,也絕不是僅僅掛在嘴上的,而是實實在在實踐的,亦即有具體效力的”。換句話說,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機構、社會團體都不得凌駕于神圣的憲法之上,任何違背憲法的言行舉止都不僅要依法及時制止和糾正,而且還要依法視情節(jié)受到相應的懲罰。而且,維護憲法的權威和尊嚴,除了國家有關部門,還需要全體國民的積極、主動、熱情參與。
總而言之,“國家憲法日”是我們建設法治國家勢在必行的一個重要舉措。憲法的生命和力量本質上來源于全體國民對它的深深信仰和至高尊崇。而只有憲法深深地根植于我們全體國民的心中,它才能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出應有的良好作用。盧梭指出的,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憲法——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里。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