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干部檔案造假,關鍵還是抓“導演”
檔案方面花心思、動手腳,為求仕途順風的并不少見。導致檔案造假的緣由關鍵在于順應領導意思,“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八年八崗的徐書記一路過關闖將,并非手法何其高明,關鍵在于背靠大樹。真正消除檔案造假,不可止于當事人的直接懲處,更應一查到底,挖出真正的“幕后真兇”。
曾有個小笑話,兒女通過電臺為父親生日點歌:縣人事局王局長,今天是您58歲生日,您在縣工行工作的大女兒、縣法院工作的二女兒、在稅務局工作的小兒子以及在縣公安局工作的大女婿、在縣政府工作的二女婿、在縣醫(yī)院工作的兒媳婦,共同祝您生日快樂!為您點播一首《好大一棵樹》,請欣賞……這個輕松詼諧的小笑話一定程度折射了部分地方不輕松的干部管理現(xiàn)狀。出現(xiàn)八年八崗,不能只怪制度不嚴謹、不科學,關鍵是權力的涉足導致有規(guī)不依、有法難行。想要遏制住干部造假的原始沖動,還應從源頭上給權力打造一個堅硬的牢籠。
體制內(nèi)檔案造假也類似醫(yī)學上整容,而整容多是追求美,檔案造假追求的則是騙官升遷。這些“整容”干部不但折射了他自身先天條件的不足,也反映出他們畸形的政績觀、權力觀。在誠信上失分的干部,你無法相信他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對待檔案造假類惡習,絕不可聽之任之,不單應猛藥治苛、重典治亂,更應一案雙查、順蔓摸瓜,把一手導演“檔案整容”事件的保護傘鏟掉,破除掉孕育“檔案整容”的土壤。
蒼蠅易拍,權力難限,如何真正把干部選拔任用的制度綱領原原本本地滲透到日常工作中舉足輕重。黨的隊伍不允許徐楷式的投機分子蒙混過關甚至平步青云,組織人事方面還應緊關“關系戶”的后門,真正選拔出素質過硬、品德優(yōu)良的好干部,這樣才能真正扼殺掉八年八崗的荒唐事。
一個徐楷倒下了,遠遠不夠,政府不單應將干部們的檔案放置在陽光下好好曬一曬,更應該讓造假者無處遁形,把操控者的權力切實關進制度的牢籠。筆者不禁擔憂,徐楷的落馬一定程度上在于調動頻繁、太過招搖,而那些不動聲色、低調十足的“徐楷們”,如何懲處,這依舊是縈繞在干部選拔任用上的難題。
【啟示與思考】
干部的調動交流當然是正常之事,但一個年齡造假、入團志愿書造假的“造假干部”,居然能8年8崗且跨兩省5地任職,且多個崗位任職不滿一年,就由副科級鄉(xiāng)鎮(zhèn)干部變身為正處級團市委書記,如此跨省、多崗位頻繁調動,顯然不是正常的人事調動。
“造假干部”何以能一路綠燈?這的確是個疑云重重的大問號。突破誠信底線進行檔案造假,謀取的盡管是一己私利,損害的卻是干部選拔任用的公平、公正,危害不容小覷。但這僅僅是表象。如果沒有“高人”相助,“造假干部”8年時間,8個崗位,橫跨兩省5地,且多個崗位任職不滿一年,又是如何能辦到的呢?所以,還需一查到底,揪出那些幕后黑手。
我們常說,用人腐敗是最大的腐敗,“造假干部”平步青云史,實乃用人腐敗的一個縮影,而年齡造假、入團志愿書造假,僅僅是其中的一朵“浪花”,其背后是不受約束的權力在作祟。權力不被約束,勢必會誕生更多的“帶病提拔”、“造假干部”?!?/p>
筆者認為讓檔案造假一路紅燈還得從多方面著手。加強干部檔案信息化管理,實行干部個人信息電子化,用人單位也要加強對個人信息的核對力度,并把干部檔案“曬”出來,接受群眾的監(jiān)督,讓造假無路可走。干部檔案管理還應建立完善的責任追究制度,建立干部檔案造假“黑名單”,一定期限內(nèi)不將此類干部列為晉升晉資的對象。
檔案造假的干部提升的越快,人民群眾的利益無疑損害的就越多。無論是從保持干部隊伍純潔性,還是從維護國家和群眾的利益出發(fā),干部檔案管理都得從嚴把關,嚴防檔案管理中的漏洞,確保選拔出的干部是能為民服務的好干部。
歡迎繼續(xù)關注經(jīng)典案例。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wǎng)站71.cn,違者必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