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整個太原像一個大工地,新開發(fā)的樓盤處處可見,黃金地段越來越少。而為了爭奪開發(fā)權(quán),有的開發(fā)商甚至不惜雇用社會閑雜人員對居民大打出手,強拆強遷,這更是讓人齒冷。顯然,城中村改造不力,花千萬買村長卻不怕風險,從中獲得利益的村長和開發(fā)商,可能還與某些問題官員存在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否則,他們怎會如此藐視國法?
問事要問責,查地要查官,治市先治吏。太原的“城中村”亂象何時得到改善,“城中村”改造何時提速達標,取決于當?shù)毓芄?、問責、治吏的效果。筆者希望這種亂象能盡快得到清理。
花千萬買村長的可不是小蒼蠅
在中國的行政級別劃分中,村官是最小的官了,級別是最低的了,有句話說的好,“別拿村長不當干部”可見這是個芝麻官,可是就是這個看不起眼的芝麻官在太原市卻要花費上千萬,錢財之多讓人瞠目結(jié)舌。而且買村長者趨之若鶩。
公眾納悶,既然是花錢買官,為什么不買個級別大的官呢,偏偏買個不起眼的村長,而且什么時侯才能把買官花出去的錢再賺回來呢。
再細細看新聞,原來并非想像的那么簡單,一個村長上位后隨便開發(fā)一塊地皮,便可獲利至多數(shù)千萬。由此可見,村長這個芝麻小官的油水還是大大的。
所謂的城中村改造,早已成為村干部伙同開發(fā)商斂財?shù)墓ぞ?。村干部當選后,做的第一件事往往就是搞開發(fā),肆無忌憚的拿起國家的土地中飽自己的私囊。
如此巨額投資買來的村長,你還能指望他能為百姓為國家做貢獻嗎,簡直是癡人說夢,為了盡快收回成本,賺錢便是他們當上村長后的唯一目的。要不然,怎么才能把自己買官的錢賺回來呀。
盡管千萬買村長只是個案,沒有普遍性。但是不可否認,買官現(xiàn)象是實實在在存在著的,一定要嚴加整治,否則后患無窮。
“千萬買村長”是貪腐場中的“期貨交易”
如果說官,村長可能就是最小的官了。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處于權(quán)力末梢的官位,在山西太原的一個城中村,竟然要花千萬的高價來買,而且是趨之若鶩。初看令人咋舌,細看不足為奇。除開買官賣官的官場亂象不說,其實這種“生死未卜”的巨額投資買官,就是股市中的期貨交易。買官者自有如意算盤。
要說,千萬元不是小數(shù)目,也不是說出就能出得起的。報道道出了買官者的兩條財路,一是向別人(包括開發(fā)商)借,二是貸款甚至是高利貸。貸款借錢都要一搏買官,并不是腦子進水,而是對官場“錢”景看好,對投資的預期收益充滿信心。因為一旦大權(quán)在手,官商合作,利益均沾,收回成本不在話下;再則如果是“當選后,做的第一件事往往就是搞開發(fā),有的甚至連開發(fā)商都不找,自己直接上陣”,那更是能“能大發(fā)橫財”,“隨便開發(fā)一塊地皮,便可獲利至多數(shù)千萬”。以小博大,這帳算得是何其精也。惟其有高額回報的利益誘惑,才會有鋌而走險的“孤注一擲”。
其實,正如股市分析師所說,“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那貪腐場中花千萬買村長的“期貨交易”,風險又在哪里呢?明顯有三。其一是冒強拆的風險。要開發(fā)發(fā)財離不開拆遷,這個城中村“從2001年開始,康樂街南巷居民先后三次與前來強拆的人員大打出手”,這些事一旦被追查,有人財兩空的風險;其二是有違法建設的風險。“其中許多是違規(guī)違法建設的,沒有經(jīng)過規(guī)劃、土地等部門審批,也沒有招投標”,而且“是無產(chǎn)權(quán)房”,這些問題一旦爆發(fā),難脫干系;其三有行賄、破壞選舉的風險。拿錢去行賄選民,一旦東窗事發(fā),有跌進“牢獄”之險。這些風險在山西反腐的進程中正日趨逼近,“新書記借‘城中村’改造之機,或許能撕開太原乃至山西能源腐敗之外的另一個口子,‘城中村’反腐工作才剛剛開始”。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