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上午,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國家發(fā)改委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劉鐵男受賄案,并對庭審活動進行了微博直播。
劉鐵男是十八大以后,因被民眾公開舉報而受到查處的第一只腐敗“大老虎”,可以說是黨向民眾宣示反腐決心的開始。此后,一連串的“老虎”“蒼蠅”紛紛落馬,令人震驚的大案要案頻頻“揭蓋”,反腐倡廉力度空前、密度空前。一年多來,黨內(nèi)的反腐行動已經(jīng)兌現(xiàn)了當初的承諾,反腐不但要拍蒼蠅,還要打老虎,不但要打“上山虎”,還要打“下山虎”,不但要打“外部虎”,還要打“自家虎”。持續(xù)不斷的“打虎拍蠅”行動,印證了黨和國家的反腐決心,更向民眾傳遞了反腐信心。
從2012年12月6日被公開舉報,到2013年8月8日被宣布“雙開”,再到今天走上法庭,接受審判,劉鐵男所走過的軌跡可能正是許多和他一樣的腐敗官員已經(jīng)走、正在走和將要走的軌跡。貪腐官員因違紀行為受到黨內(nèi)查處,在查處過程中發(fā)現(xiàn)違法線索移交司法機關,再由司法機關進行偵查、起訴,最后進入到司法審判,這是我國對腐敗案件處理的一般程序,這樣的程序確保了案件,特別是重特大腐敗案件查處的平穩(wěn)與高效。而司法審判是我國反腐整個鏈條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體現(xiàn)的是依法治國的法治精神。
首先,司法以法治的最高權威確保了反腐的成果。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在國家治理中具有最高和最終的權威。黨內(nèi)反腐的力度再大,對黨員的黨紀處理再嚴厲,也不能代替司法程序。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現(xiàn)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講話指出,“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領導人民執(zhí)行憲法和法律,黨自身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nèi)活動,真正做到黨領導立法、保證執(zhí)法、帶頭守法”。
司法反腐遵循的是“無論是誰,無論其職務有多高,權力有多大,只要觸犯法律,就必然會受到法律嚴懲”的法治邏輯,只有堅持司法正義的反腐斗爭,才能消除人們對運動式反腐、反腐政治斗爭的猜疑,確保反腐的合法性、確定性和持續(xù)性,使得民心、順民意的反腐斗爭在法治的護佑下走得更長、走得更遠,確保反腐成果不因時、因人而改變。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