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現(xiàn)代民主法治構建好的制度
鄧小平把民主政治提上了我國現(xiàn)代化的重要議程,并強調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這是他總結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經(jīng)驗教訓、總結我國建國以來特別是“文化大革命”的經(jīng)驗教訓所得出的論斷。正是鄧小平豐富的政治歷程、非凡的領導經(jīng)驗和坎坷的人生起伏,才使他作出比其他前輩和同輩領導人更為深刻的總結,特別是把社會主義國家的制度建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集中體現(xiàn)在鄧小平1980年8月18日所作的 《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這篇著名講話中。
在這篇講話中,鄧小平鞭辟入里地指出:“我們過去發(fā)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斯大林嚴重破壞社會主義法制,毛澤東同志就說過,這樣的事件在英、法、美這樣的西方國家不可能發(fā)生。他雖然認識到這一點,但是由于沒有在實際上解決領導制度問題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導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這個教訓是極其深刻的。不是說個人沒有責任,而是說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
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這是鄧小平留給我們最偉大的思想遺產(chǎn)之一,也被以后黨的文獻所反復引用,成為我國體制改革和制度建設的理論制高點。其中,鄧小平畫龍點睛地對人類政治學千百年來研究的一個主題——即“好人”與“好的制度”哪一個更重要,作了深入淺出的回答。從儒家的“內圣外王”,到柏拉圖的“哲學王”,無不崇尚“好人”政治或“賢能”政治,但事實證明這只不過是一個美好的幻想。歷史反復揭示,只有用現(xiàn)代的民主法治構建好的制度,才能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給我們帶來美好的政治和美好的社會。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