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也是高校大擴招、大建設必然導致的后果。搞大擴建的和新校區(qū)建設的高等學校,大多都背上了巨額的債務,而且隨著年限的拖延,貸款的利息如雪球一樣,無疑會越滾越大。而行政撥款,都是一定的和有限的,債務最終還得學校慢慢消化。所以,高校擴建的羊毛必然會有一部分出在了后來入學的學生身上。
第四,與高校的管理機制有關。目前,中國的高校運行成本比較高的原因,還有一個是高校管理的機制問題。高校的非教學科研部門太多,管理人員太多。高校的管理機制,其實是整個社會管理體制的延伸,在整個社會行政機構相對臃腫的今天,你期望高校管理機構瘦身,難度很大。
第五,與目前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難的大環(huán)境有關。高校作為社會的一個部門,每個家長及學生自己也不能不核算上學的投入和將來的回報的問題。最近一些年,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困難是有目共睹的。送一個學生到高校里學習,要花費不少的金錢,但是畢業(yè)之后也不見得就能順利找到如意的工作。于是乎,當收益無法保證和預期的時候,人們在投資的時候就變得異常謹慎,對投入的成本自然特別的關注和計較了。
其實,相比較高校,廣大莘莘學子在幼兒園、小學、中學漫長的上學過程中的投入,不知多了幾何。但是那個時候,家長的投入,是為了更長遠的預期。而大學或研究生階段,直接面臨的就是收回成本和取得收益的問題。所以,人們更加關注高校的學費,就不足為怪了。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與其期待高校學費平穩(wěn)或者下降,不如期待高等教育管理體制盡快改革!
高校漲學費請先曬收支明細賬
高校學費漲價跟任何物品的漲價一樣,都讓公眾很不舒服。關于高校學費漲價,相關人士解釋稱,上漲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學生培養(yǎng)成本上升,偏低的學費標準和沉重的債務負擔制約了高校的發(fā)展。但很多人對此疑惑,一些高校近年來盲目擴張,大筆花費投入形象工程、豪華校園的建設上,導致部分高校背負巨額債務。
一邊“喊缺錢”,一邊“亂花錢”,兩個不同的維度構成爭議的坐標,將高校置放在輿論的口誅筆伐中。拋開非理性的爭論,高校學費能不能漲價?事實上,要回答這樣的問題,就必須明晰高校學費價格是否扭曲。按照以往的計算,大學人均培養(yǎng)成本為20000元/年,而高校所依靠的財政補貼,每人每年為15000元左右,這便可以說明扭曲的高校學費價格下,大學是入不敷出的,漲價似乎在所難免。
尤其是近些年,辦學成本隨著物價上漲而不斷增加,使得幾乎每所高校都有漲學費的沖動,但都礙于行政的限制沒有行動,如今因為一些地方在漲學費方面的突破,導致現(xiàn)在呈現(xiàn)出漲聲一片的現(xiàn)狀。
不過,教育并非純粹的市場交易行為,學費的價格扭曲以及物價成本的上揚,是否能夠支撐漲價的行為,這本身就很難界定。更難的是,教育本身具有的公共屬性,在人們習慣性的思維中,覺得學費不應該漲。
如果按照人們這樣的思維繼續(xù)推進,學費不漲,勢必會倒逼政府加大對教育的補貼。而事實上,這部分財政補貼,來自于我們每個納稅人。換句話來說,所謂的政府補貼教育,不過就是那些不上大學的納稅人或者沒有大學生的家庭,為那些大學生以及有大學生家庭實施補貼。而從每年參加高考的人數(shù)來看,顯然這是大多數(shù)人對少數(shù)人的一種補貼。所以,反對學費漲價,實際上就是強迫別人使用你的錢。
按說,這樣花自己錢為別人服務的事情,應該是沒有人做的。故而,無論是從市場成本價格考慮,還是從個體財富分配出發(fā),高校學費漲價并非毫無根據(jù)。但這種正義卻遭到了極大反對。最大的理由,就是因為一些高校的亂花錢。
這些年,一些高校無節(jié)制舉債,大興土木,豪華大樓建了一棟又一棟,高校腐敗的事情一樁接一樁,科研經費浪費驚人,學生繳納的學費,除了部分用在人才培養(yǎng)上外,相當一部分用于不必要的行政開支,甚至是迎來送往。一個即便是入不敷出的高校,依然過著“窮廟富方丈”的日子。
雖然有《高等學校信息公開辦法》,但高校有多窮,高校的“方丈”有多富,高校所收集的學生學費,究竟有多少真正投入到人才的培養(yǎng)方面,資金使用渾濁程度的確切比重,誰也說不清。作為公共屬性的高校教育,享受著財政補貼,但公辦高校每年的預算是多少、預算結構如何、實際支出情況怎么樣等,這些按道理公眾有權知道的事情,對于面臨承受高校漲價的公眾,更是一個謎團。
高校口口聲聲哭窮,但人們不知道高校真正“缺錢”的地方,這便使得人們難以愉快地通過高投入享受高質量的教育,因為資金不透明的情況下,誰也不能保證,高校所漲的學費就是一定用于高素質的教育,說不定還是大手大腳亂花。
既然漲價成為難以改變的既定事實,那么接下來必須要做的,便是促使高校財務資金的公開透明,剝離不必要的行政開支,提高辦學經費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與此同時,完善學生資助體系,擴大學生資助的覆蓋面,使得學費的上漲不以犧牲低收入階層失去高等教育的機會為代價。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