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如何排查?
摸底調查
包括科級及以下的國家工作人員,填寫《配偶已移居國(境)外的國家工作人員統(tǒng)計報告表》
個別談話
摸底調查中發(fā)現(xiàn)的“裸官”,由組織人事部門逐一分別談話,是接受調崗,還是其配偶或子女自愿放棄外國國籍或國(境)外永久居留權、長期居留許可。
注銷報備
配偶(或子女)自愿放棄外國國籍、國(境)外永久居留權或長期居留許可的“裸官”,填寫《自愿放棄外國國籍、國(境)外永久居留權或長期居留許可承諾表》。組織人事等部門督促其辦理注銷手續(xù)。
調整崗位
配偶、子女未放棄外國國籍、國(境)外永久居留權或長期居留許可的“裸官”,調整出“裸官”任職崗位“負面清單”中的五類崗位。
不妨公開“裸官”任職信息
“裸官”的概念是2008年被提出的,但是“裸官”的現(xiàn)象早已有之。根據相關規(guī)定,“裸官”一般是指配偶已移居國(境)外的國家工作人員;沒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的國家工作人員。“移居國(境)外”,是指獲得外國國籍,或者獲得國(境)外永久居留權、長期居留許可。
對于裸官,公眾有著較多的不信任感,尤其還可能潛藏腐敗問題,此前查處的不少貪腐官員都發(fā)現(xiàn)其妻兒移居國(境)外的現(xiàn)象。有專家稱,“裸官”和貪官之間有相互轉化關系,“裸官”更容易變成貪官,貪官往往會選擇做“裸官”,所以“裸官”儼然成為外逃貪官的“預備隊”。另外,由于一些“裸官”可能肩負重任、知悉國家秘密,若因家屬在境外被策反,極可能對國家安全造成巨大威脅。
正因如此,近年以來“裸官”已經成為我國預防腐敗和監(jiān)督管理的重點對象,清理的力度也與日俱增。最近各地掀起的“裸官”摸底也是既定安排,但是摸底絕不是為了秘而不宣。裸官問題本就是公眾普遍關心的問題,查處這類問題當然要對民意有一個回應。尤其是在處理“裸官”問題上,中央的態(tài)度非常明確,要么“接回家人”,要么“接受調崗”,不能身在曹營心在漢;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為什么政策到了地方,反而變得模棱兩可了?
在我們看來,一些地方不僅要向廣東省學習公布“裸官”數(shù)據,還可以進一步公開,將當前的“裸官”任職信息一并公布,接受社會監(jiān)督。
一方面,當前的“裸官”摸底主要是靠主動申報,盡管申報不實會有一定的后果,但是如何查明申報不實,依靠當前組織平臺和人手恐怕力所不逮。唯有“裸官”任職信息公開,才能形成如實申報的壓力,督促每一名國家工作人員填報真實信息。公眾監(jiān)督是防止信息遺漏和信息失真的最佳辦法,一旦公開,就讓千萬雙眼睛盯著“裸官”,有效地預防腐敗和維護國家安全。
另一方面,“裸官”任職信息公開有助于推動下一步的“裸官”崗位調整工作,有效地防止人情操作、暗箱操作。對于領導干部的任職,哪怕不是重要崗位、班子成員,在同等條件下,“非裸官”也應該比“裸官”有優(yōu)先權。尤其是部分中高級官員,即便調整了崗位,由于過去的任職經歷,加上保留適當行政級別,他們對國家秘密的知悉以及對下級決策的影響力猶在,如果信息不能充分公開,就仍然存在安全隱患。
其實,公開裸官任職信息并不會有什么負面作用,中巡組認為“裸官”問題突出的廣東也就是2000多名“裸官”,按照這個數(shù)字估算,那么全國最多不過是60000多名“裸官”,全國公務員人數(shù)有700萬,占比不會超過1%,如果加上事業(yè)單位和國有企業(yè)的人數(shù),那么比例會更小。公開這部分“裸官”的任職信息,牽涉的面很小、象征意義很大,不僅會增強公眾對政府的信賴,還能強化公務員系統(tǒng)的凝聚力、忠誠度。
所以,全國都在摸底和清理“裸官”,公眾相信這是動真格,那就不妨把這項改革再往前推一步,把“裸官”任職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一部分,每年定期公布,同時不定期進行抽查核實,對于申報不實或者不及時的“裸官”,給予更嚴肅的黨紀政紀處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