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央統(tǒng)一部署,目前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單位陸續(xù)召開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一次高質量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固然可以達到“紅紅臉、出出汗”的效果,但是,接下來該怎樣“洗洗澡、治治病”,關鍵還得看民主生活會后的整改落實是否到位、有成效。
專題民主生活會只是幫助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找到該改什么。但是,不解決問題,就是最大的形式主義,不化解矛盾,就是最大的官僚主義。如果會上“激動”會后“不動”,對“照”出的問題安之若素,對“揪”出的弊病熟視無睹,那么,前期的工作只會付諸東流,教育實踐活動恐怕就會成為“認認真真走形式、轟轟烈烈走過場”的作秀之舉,最終只會引起群眾反感。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四風”問題的形成亦如此。特別是民主生活會上真刀真槍找出的問題,既然“辣味”十足,讓人“頭皮發(fā)麻”、“臉熱心跳”,那么問題大多也是由來已久、積習難改。這個時候,更需要樹立“開端”意識,克服“闖關”思想,拋棄“過關”心態(tài),發(fā)揚“攻關”精神,打硬仗,吃得苦、耐得煩,認真回應存在問題,迅速制定整改方案,一項一項整治,一個一個突破,一件一件落實,真正使教育實踐活動經得起實踐、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在民主生活會中,高高舉起固然不容易,避免輕輕放下更要緊。真刀真槍的批評,只是剛剛站到了起點上,群眾期待的是“下回分解”更精彩。整改落實要經受住實踐的檢驗,關鍵要做到“四個必須”:整改內容必須全面具體,認真回應征求到的群眾意見,回應對照檢查材料查擺的突出問題,回應專題民主生活會和專題組織生活上提出的批評意見、回應上級黨組織和督導組點名的問題等,切實做到全方位、全覆蓋。整改措施必須具體明確,對每一個整改項目,都要一一列出具體整改措施,每個措施都要有可操作性和實效性。整改時限節(jié)點必須清楚明確,對每一個具體的整改項目,要逐一明確整改的完成時限,對需要分階段完成的任務,要逐一列舉各階段任務完成的時間、內容、要求等。整改責任必須明確到人,對列舉出來的整改項目,每位班子成員要結合自己分管領域,對號入座,主動認領責任,同時明確具體責任人和責任單位,做到每個整改項目都有一名班子成員牽頭負責、有整改的具體責任人和承擔具體整改任務的責任單位,確保每個整改項目和整改措施均能有效落實。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知其不善,則速改以從善”,以“攻關”精神抓好專題民主生活會后的整改落實,消除“任務”心態(tài),克服“闖關”思想,才不會導致作風建設出現“閉關”效果。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