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耀桐:制度建設的深邃思想 (2)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許耀桐:制度建設的深邃思想 (2)

三、堅持原則,建立特色制度

改革制度和加強制度建設,必須堅持社會主義的原則和性質(zhì)。1982年鄧小平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就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jié)長期歷史經(jīng)驗得出的基本結(jié)論。中國的事情要按照中國的情況來辦,要依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來辦。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無論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都是我們的立足點。”(《鄧小平文選》第 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頁)當代中國的制度改革,必須著眼于社會主義和中國特色,我們建立的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

但是,走自己的道路、獨立自主地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等于可以閉關鎖國,閉門造車,而必須學習借鑒世界各國的一切先進的經(jīng)驗。鄧小平指出,“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fā)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xiàn)代社會化生產(chǎn)規(guī)律的先進經(jīng)營方式、管理方法。”(《鄧小平文選》第 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頁)鄧小平還具體講了一個道理,“我們說資本主義社會不好,但它在發(fā)現(xiàn)人才、使用人才方面是非常大膽的。它有一個特點,不論資排輩,凡是合格的人就使用,并且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從這方面看我們選拔干部的制度是落后的。”(《鄧小平文選》第 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5頁)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是與世界文明隔絕的,而恰恰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同步發(fā)展的,在這樣的過程中吸收借鑒的越好,中國的特色就越鮮明。

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又要防止盲目地照搬照套西方國家的制度。比如,政治體制的改革和建立就是這樣,鄧小平說:“我們講民主,不能搬用資產(chǎn)階級的民主,不能搞三權(quán)鼎立那一套。”(《鄧小平文選》第 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5頁)“一般講政治體制改革都講民主化,但民主化的含義不十分清楚。資本主義社會講的民主是資產(chǎn)階級的民主,實際上是壟斷資本的民主,無非是多黨競選、三權(quán)鼎立、兩院制。我們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我們必須進行政治體制改革,而這種改革又不能搬用西方那一套所謂的民主,不能搬用他們的三權(quán)鼎立,不能搬用他們的資本主義制度,而要搞社會主義民主。……要保持自己的優(yōu)勢,避免資本主義社會的毛病和弊端。”(《鄧小平文選》第 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241頁)我們建立的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體制。

四、立足法治,嚴格執(zhí)行制度

鄧小平認為,重視和加強制度建設,就是要將人民的民主權(quán)利,以及國家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民主生活、民主結(jié)構(gòu)、民主形式、民主程序等,用系統(tǒng)的制度和法律固定下來,使之具有制度上、法律上的完備形態(tài),用以保障國家政治生活的民主性和人民民主權(quán)利不受侵害。因此,制度建設,必須立足于法治,使之制度化、法律化。前面引述的鄧小平在1978年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曾明確提出“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這句名言,當時被寫進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成為我們黨進行制度建設的指導方針,并成為后來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提出“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依據(jù)。

要使制度走向法治化,就要解決立法的問題,這是保障人民民主權(quán)利得以實現(xiàn)的根本而又有效的途徑。鄧小平指出:“我們好多年實際上沒有法,沒有可遵循的東西。這次全國人大開會制定了七個法律。……這次會議以后,要接著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我們的民法還沒有,要制定;經(jīng)濟方面的很多法律,比如工廠法等等,也要制定。我們的法律是太少了,成百個法律總要有的,這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現(xiàn)在只是開端。”(《鄧小平文選》第 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9頁)“我們的民主制度還有不完善的地方,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令和條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鄧小平文選》第 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9頁)

在制度化、法律化確立之后,就要嚴格執(zhí)行制度,嚴格依法辦事。嚴格執(zhí)行制度,嚴格依法辦事,確保公民在制度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在社會主義國家生活中制度化、法律化能否切實地、有保障地得到實現(xiàn)的關鍵問題。明確了制度化、法律化,當然有利于避免過去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些人凌駕于制度和法律之上的奇怪現(xiàn)象。但是,光有制度、法律的健全和完備這個條件,根據(jù)以往的教訓,還不足以保證社會主義制度、法律的落實和發(fā)展。所以,鄧小平提出:“我們要在全國堅決實行這樣一些原則: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鄧小平文選》第 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4頁)“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黨員在黨章和黨紀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規(guī)定的平等權(quán)利和義務,誰也不能占便宜,誰也不能犯法。不管誰犯了法,都要由公安機關依法偵查,司法機關依法辦理,任何人都不許干擾法律的實施,任何犯了法的人都不能逍遙法外。”(《鄧小平文選》第 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2頁) 顯而易見,只有堅決地嚴格貫徹法治、嚴格執(zhí)行制度,才能保證社會主義制度和法律具有極大的權(quán)威性,才是衡量制度化、法律化真正得以實現(xiàn)的標準。

責任編輯:董潔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